“家”的隐喻与意义建构:对大陆媒体国、亲、新党团来访报道的分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n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2005年两岸政党间规模空前的交流活动,大陆媒体全面及时地再现了这一媒体盛事,可谓深入人心,博得了海内外的广泛赞誉。这次报道何以如此成功?有何可贵经验值得总结?本文试图从新闻话语的角度加以剖析。 本文借助现代隐喻学的理论框架,以人民网、新浪网的对国民党、亲民党、新党党团访问大陆的报道专题为样本,分析新闻报道中使用的概念隐喻“两岸是一家”,即在“两岸看作一家”这一观察视角下,试图探索:新闻如何展开论述,“家”的隐喻机制在其中如何运作,如何嵌入意识形态因素,文化语境对受众接受有哪些影响,“家”隐喻何以塑造集体认同并以情动人?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隐喻学的基本观点,重点揭示隐喻的本质。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方式,更是一种认知途径、话语方式并依此作为框架组织新闻材料,安排新闻故事。 其次,在主题隐喻下,新闻讲述了一个久别“喜相逢”的感人故事,塑造了台湾政党及其领袖“自家人”的媒体画像,以“我者”的叙述角度和“内外有别”的叙事逻辑,论证了两岸事务实是“家务事”,须由自家人协商解决;同时也强化了坚持两岸统一的政党就是“家"的维护者和台独分裂势力就是“家”的背叛者。新闻报道通过灵活的话语置换,凸显了“家”和谐、温馨、团结的氛围。这是本文的主体内容。 最后,文章分析了“家”的概念蕴涵投射到“两岸”的现实,并赋予其“家”的文化特征:统合、和谐、一体化。“家国一体”、“家国同构”与注重“和合”的文化语境使新闻理解对“家”的认同隐蔽了所谓“国”的纷争,最终使“一个中国”的声音巧妙地占据了话语主导权,从而达到反台独的话语意图。 “家”的隐喻具有不可小视的话语力量。选择用“家”隐喻“两岸”,具有唤起民族情感、凝聚人心、塑造认同、反对分裂的作用。此次报道的成功经验,对此后的涉台宣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隐喻这种话语方式也应该受到媒体的足够重视。
其他文献
由美国设备制造商协会(AEM)、美国预制混凝土协会(NRMCA)、美国沙石协会(NSSGA)联合主办的CONEXPO-CON/AGG 2014于2014年3月4—8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市举行。据主办方公布数字
期刊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与美国新闻周刊的对比,从报道特色的角度对中国新闻周刊的现阶段发展进行客观的、全面的分析,找出制约中国新闻周刊发展的弱点和不足之处,借鉴美国新闻周刊
2013年2月天津航运指数下设的北方国际集装箱运价指数共发布17次,春节假期期间暂停发布,指数连续17个发布日下跌(见图1)。2月1―21日,除韩国和日本航线外,其他航线运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指数均速下滑;2月22日至月末,欧洲、地中海、美国、南美等航线运价跌幅扩大,指数呈现快速下跌态势。2月28日指数收于617.08点,比1月31日下跌90.44点,累计跌幅高达12.78%。  (1)欧地航
天津航运指数下设的沿海集装箱运价指数包括沿海集装箱出港运价指数(以下简称出港指数)和沿海集装箱进港运价指数(以下简称进港指数),2013年2月共发布17次(见图1),春节假期期间暂停发布。当月前期指数较为平稳,下半月呈攀升态势:月初,出港指数微幅上涨,进港指数温和下跌,2月1―8日沿海集装箱运价指数震荡盘整;春节假期过后,进港指数窄幅波动,出港指数明显回暖,带动沿海集装箱运价指数在2月16―22日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文以虚拟的网络交流平台女性BBS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女性BBS对女性发展空间的影响。BBS是一种公开的、互动式的交流方式。女性BBS,是专指女性网站中的BBS、综合性网站的女性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