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的功能也在悄然发生转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下,体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日益凸显。体育的个体享用旨在为个体带来非功利性的自由、快乐、幸福、满足等生命的和个体生活的及社会生活的享用体验。中小学学校体育个体享用功能的实现对改善学生体育认知,提高学生体育参与主动性,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揭示中小学学校体育个体享用功能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把握和促进学校体育个体享用功能的发展与实现,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小学学校体育个体享用功能的缺失现状及其实现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学生对体育的整体态度:中小学生体育认知单一;存在数量可观的“中立群体”尚未对体育和体育课形成明确的认同。相较体育课,绝大部分学生更喜欢体育。随着教育阶段的上升,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呈下降趋势。(2)学校体育的个体运动享用缺失问题:体育课运动活力水平不高,课外体育活动开展频率低,学生运动体验不丰富。体育课活力水平从小学到高中递减,高中阶段的学校体育活动开展频率低于初中和小学。(3)学校体育的个体自由享用缺失问题:学生体育活动主体意识、非功利性体育价值认知和快乐体育体验较为缺乏,尤其主体意识和非功利性体育价值认知。(4)学校体育的个体审美享用缺失问题:学生对体育中的身体缺乏积极正面的认识和接纳,缺少对体育中身体美的发现和欣赏;在对体育关于可能性的创造、自我超越的体验上也同样呈现一定的缺乏。(5)学校体育的个体日常享用缺失问题:较大一部分学生尚未形成初步的体育生活化意识,也没有树立稳定的终身体育意识。在体育生活化上,小学阶段最为薄弱;在终身体育意识上,随着教育阶段的上升有减弱趋势。(6)初中阶段相较小学阶段在体育个体运动享用、自由享用、审美享用和日常享用维度上均没有显著发展。高中阶段相较小学和初中阶段在运动和审美享用维度没有进一步提高,在自由和日常享用维度相比小学和初中阶段享用情况更差。(7)缺失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体育功能发展的历史性根源、社会大环境的功利主义趋向、学校体育的实用性价值定位、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资源取舍、教学管理实践的路径依赖等因素。(8)建议从全面推进践行素质教育、反思学校体育功能定位、倡导非功利性体育教育、多元化个性化体育教学、加强教师体育理念更新、开展丰富学校体育活动等方面探寻中小学学校体育个体享用功能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