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羌塘盆地与中央隆起带晚三叠世以来剥露历史的低温热年代学约束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sesh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和过程一直是地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沉积岩相、构造分析、岩浆作用和古高程等方法的研究,对于高原生长模式的认识逐渐从整体抬升发展到逐步隆起。大多数的研究成果表明青藏高原的地表抬升主要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以后,伴随着地壳缩短增厚发生的。而对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以前,高原是否形成和发展到一定高度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拉萨和羌塘的碰撞是否对高原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无疑在二者碰撞的过程中记录了很多重要的信息而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拉萨地体,羌塘地体的研究相对薄弱。近年来低温热年代学方法已成为恢复造山带剥露历史非常成熟的手段。本文将目标定于羌塘盆地,试图通过低温热年代学方法(将通过汇区的物源分析辅助验证源区发生剥露过程)探究其早期的剥露过程,进而限定高原早期的生长。羌塘中央隆起带和北羌塘盆地普若岗日具有较高的海拔,一定记录了更加全面的剥露信息,所以本文在两地采集了花岗岩体进行锆石和磷灰石(U-Th)/He分析。模拟结果识别出三期重要的剥露事件。(1)中央隆起带中、晚侏罗到早白垩世的剥露,剥露速率200-250m/Ma,这期剥露事件是在班公-怒江洋的洋脊俯冲作用下发生的,是整个青藏高原识别出的最早的剥露事件。(2)中央隆起带晚白垩世到古近纪早期的剥露,剥露速率40-70m/Ma,这期剥露事件是在羌塘地体和拉萨地体碰撞的作用下导致的,剥露速率缓慢而稳定是现代高原生长的主要特征。晚白垩世广泛沉积的陆相地层说明羌塘盆地已到达海平面以上,结合地壳缩短和超钾火山岩的发现,说明羌塘盆地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前具有了一定的高度,形成了高原的雏形,代表青藏高原初始生长阶段。(3)北羌塘盆地新生代的剥露事件,主要发生在40-30Ma,40Ma在唐古拉逆冲断裂的作用下剥露速率达到2-2.5Km/Ma,为可可西里盆地输送大量的物源,代表高原向北扩展的阶段。
其他文献
瓮安穹隆位于扬子地块东缘近南北向鄂渝湘黔穹隆群构造带与东西向黔中隆起的结合部位,本质上为一叠加构造穹隆。作为穹隆群的典型代表,其构造—热演化对揭示雪峰山板内造山带构造背景与演化,乃至华南构造格局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通过野外地质填图及前人资料的综合分析,在瓮安穹隆及周缘区域内从下而上共识别5个不同类型的不整合面,它们分别是:Nh/Pt3角度不整合面;D2/S2角度不整合面:T3/T2平行不
研究区位于西藏南羌塘西北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北缘,是研究特提斯演化的关键地区。前人对该地区研究多关注于岩浆岩和变质岩岩石学,而对变形变质过程及洋内岛弧俯冲研究相对薄弱。因此本文以南羌塘西北部猫耳山增生杂岩为研究对象,探讨特提斯洋演化过程。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和增生造山理论为指导,运用构造岩性填图及精细岩石学方法,采用构造定量分析、同位素定年和相平衡模拟等手段,研究猫耳山增生杂岩的变
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成矿带,发育大量与燕山期侵入岩相关的斑岩-矽卡岩-层控型Cu-Fe-Au-Mo矿床。虽然经过多年研究,但远离接触带的脉状金矿化和层控型矿体的成因依然存在巨大争议,而且矿区内稀散金属的赋存状态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论文以九瑞矿集区丰山矿田、城门山矿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区内赋存于碳酸盐岩中的脉状金矿化、层控型矿体的成因开展研究,并对稀散金属的赋存状态进行探讨。丰山矿田矽卡岩
古近纪时期的地球经历了从温室气候向冰室气候的转变。早始新世是新生代以来最温暖的时期,与当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CO2]atm)较高有关,被认为是地球将来气候的一个潜在参照。因此,对早始新世气候进行数值模拟,并与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可以评估模式对温室气候的模拟能力,并增进对地球过去和将来气候的理解。本文首先在DeepMIP框架下模拟了古新世末-早始新世气候,并将模拟结果与指标进行全面对比。研究发现,在
学位
川西地区包括扬子板块西缘和青藏高原东部,分别对应川西盆地和松潘-甘孜褶皱带。川西盆地东以龙泉山为界与四川盆地中部分隔,西以龙门山逆冲推覆带与松潘-甘孜褶皱带分隔,北接秦岭造山带,南到康滇古陆;松潘-甘孜褶皱带形如倒三角形,夹持于东昆仑-西秦岭造山带、龙门山逆冲推覆带和羌塘地块之间。晚三叠世以前,川西地区作为扬子板块西缘及其被动大陆边缘的一部分沉积了巨厚的海相碳酸盐岩和浊积岩。自晚三叠世起,伴随印支
频率域航空电磁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地貌适应性强等优点,除了可提供地下基础电性参数之外,还可广泛应用于矿产、水文、环境、工程等各类地质调查领域,支撑我国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论文首先研究了频率域航空电磁法快速成像、一维层状反演和二维反演方法原理,然后利用国产HDY系列三频航电系统在内蒙古地区典型高质量实测数据,开展三种方法的应用对比研究。以视电阻率转换为基础,针对三频航电系统开
学位
多年来,电磁(EM)方法在研究和探索各类简单或复杂的物理现象等方面逐渐获得了广泛应用。按照场源来分类,电磁方法可以被分为两类:一是使用天然场源的EM方法,如大地电磁测深法等;二是使用人工源的EM方法,如可控源电磁法(CSEM)等。近年来,由于场源的可靠性和场值的可预测性,CSEM成为了许多地球物理勘探中电磁方法研究的重点。然而仅仅使用CSEM法在地表测量时,很难分辨垂向薄层高阻体变化或局部高导异常
随着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石油存储容积以及使用规模都在朝大型化方向发展。我国石油库在建设过程中,一般会选择空旷或者沿海等地区,但存在的问题就是这些区域的雷电风险很高,极易造成雷击火灾甚至爆炸事故,同时还会影响到周围的储罐造成严重的多米诺效应。因此,油库雷击火灾问题不容忽视,研究油库雷击火灾耦合致灾机理以及多米诺效应防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当前对于雷电火灾事故的研究主要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