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相传的、以马尾线和丝线作为重要原材料而制作的一种特殊刺绣品,它主要是用于制作背儿带,其次是鞋、帽和女性服饰。马尾绣背带图案精美,内容丰富多彩,制作工艺复杂,是一幅幅美轮美奂的艺术品。自2006年马尾绣被录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它开始从深闺走向了纷繁的外部世界,也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弘扬水族马尾绣艺术,本文以被誉为“马尾绣第一村”的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三洞乡板告村作为切入点,采用人类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在多次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马尾绣作出了初步的综合理论研究。本文记录了马尾绣的制作方法和制作流程,从中揭示了水族的刺绣工艺及其文化的独特起源与传承。对文化传承的主体——马尾绣的剌绣妇女群体,笔者也作了较深入的访谈,进一步阐明了传承人的生存语境及马尾绣的来龙去脉。本文还对马尾绣的具体内涵进行了多角度的考察分析。笔者的调研表明,马尾绣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及成就,主要是体现在背带刺绣等绣品的彩色图案的诸多方面。这些图案的色彩语言相对单纯而古朴,普遍运用概括、抽象、夸张、变形等手法,刺绣出来的图案优美而典雅,其独特的构成形式韵味无穷。将马尾毛运用到刺绣中,这是水族艺人的匠心独具。马尾绣图案显得端详沉静,与近邻地区的五彩缤纷的苗绣形成明显的区别。马尾绣丰富的纹饰主题,能反映水族的神话故事和传说,还有他们的水书、自然崇拜观等宗教、文化元素,能体现水族的悠久历史及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态语境。马尾绣的工艺构成,复杂而多变,富丽而不艳俗,令人很容易感悟到水家人独特的审美意趣。马尾绣不仅具有其形式美,它也充分反映出水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作为传统的生活必需品,在水族的社会生产生活中一直在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和功能。它一方面是水族的文化符号,更多的则是体现了水族特有的女性文化并与她们的生活紧密相联。马尾绣是水族人们为满足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工艺文化,因而也派生出育儿、慰藉、审美等多重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是族群的传统标识,承载着民族向心力的重任。最后,笔者还将马尾绣置于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解析人与马尾绣之间的社会关系,进而探讨了马尾绣在新形势下的生存语境与传承机制,并且指出:活态的传承发展及保护的关键,是取决于如何从人的发展与物的发展之间能够寻求到更为融洽的切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