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比赛中跑动距离、速度和不同强度的加速、减速以及左右变向活动进行测算和分析,探索羽毛球项目比赛中的跑动特征及其规律,为我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专项技术和体能训练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研究方法:选取南京体育学院羽毛球高水平运动队和驻南京训练的国家羽毛球青年队的12名运动员参与本次测试,其中男性运动员6名,女性运动员6名(年龄为18.5±2.4,男性运动员平均身高185.3±2.8cm,平均体重77.2±13.8kg,女性运动员平均身高168.6±3.5cm,平均体重54.9±5.3kg,平均训练年限10.6±2.6,运动等级为一级以上)参与实验的12名运动员惯用持拍手均为右手,近期均无严重伤病。在实验进行的6场比赛中,使用遥测传感设备catapult S5(Optimeye S5,Catapult Sports,Australia,100Hz)对运动员的加速度数据进行收集,通过与设备配套的catapult openfield系统(Catapult Openfield,Catapult Sports,Australia)对运动员加速、减速和变向数据进行提取、整理和分析。使用摄像机(HDR-SR12E,Sony,Japan)运用升降台架设在空中俯拍赛场,摄制比赛分析视频,通过视频技战术分析系统Simiscout(version2.0,Simirealitymotion,Germany)对跑动距离、速度和正反手击球率进行编辑和处理。使用SPSS Statistic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显著性差异设定为≤0.05研究结果:中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比赛中跑动距离为977.9±250.3m,平均每场比赛时间为23.1±6.5min,平均跑动速度1.6±0.08m/s。低强度和中等强度活动分别占到活动总数的60.3%和24.6%,高强度为15.1%。平均每场加速跑动次数52.7次,减速53.3次,其中加速跑动以中低为主,占到总数的75%,中强度为19%,高强度加速占到加速活动的比例为6%,而减速活动中,中强度活动所占比例为25%,高强度减速制动比例为10%。研究显示,运动员每平每场向左变向144.7次,在向左变向活动中,低强度变向活动比例为45%,中等强度变向活动比例为30%,高强度变向活动比例为25%,向右变向活动次数为77.3次,其中低强度变向活动比例为76%,中等强度变向活动比例为19%,高强度变向活动比例为5%,从变向的角度来看,高强度加速活动主要集中在向左变向中,而在向右变向中,男性负方运动员的向右中等强度加速次数和向右高强度加速次数显著高于胜方运动员(P<0.05)、女性负方运动员的向右中等强度加速次数显著高于同场胜方运动员(P<0.05)。研究结论与建议:中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向左加速次数多、强度大且高强度减速活动比例高于高强度加速活动比例并以重复短距离加速和减速制动为主的跑动特征。建议我国羽毛球教练员与科研人员重视发展运动员在短时间、短距离内的重复加速和减速制动能力,并且在体能训练中,应更加重视运动员减速制动能力的发展,在提升加速肌群做功能力的同时,也应同步提升减速肌群的做功能力。在专项技术训练中,对于惯用右手持拍的运动员,应重视运动员向左变向尤其是向左中高强度加速能力的发展,以应对比赛中频繁、高强度的运动员向左侧移动和反手击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