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现代汉语负面评价话语为研究对象,自建小型的口语会话语料库,采用会话分析、定性考察及归纳描写等研究方法,基于言语行为与会话关联等语用理论,对负面评价话语的界定、特征、分类及其表达策略与应答模式展开了详细讨论,以期从宏观上构拟出一套完整的负面评价会话框架,为今后深入研究具体的节点策略提供参考。
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为绪论。首先简单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随后对国内外有关(负面)评价研究的现状予以了详细梳理。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根据,并于章末说明了全文的框架思路以及语料来源等情况。
第二章探讨负面评价话语的基本概念,具体包括界定、特征以及类型这三大部分。首先,基于言语行为理论,本文讨论了行事语力与交际意图之间的关系,随后对汉语负面评价话语行为的结构要素与适切条件进行了细致的归整。基于上述,本文从语用学研究的视野出发,对此话语行为及其言语成品赋予了全新的概念内涵。其次,本文对负面评价话语特征的探讨立足语义上的柔韧性、语用上的梯度性以及结构上的关联性这三大不同视角,期望能够全面揭示其交际属性。最后,关于负面评价话语的类型,不同的切入点造就了各异的分类结果:话语意义类型包括三种指向情况,即分别指向说话人、听话人亦或其他第三方的消极评价;话语功能类型涵盖情感型、信息型与需求型负面评价;话语结构类则以消极评价的毗邻对为划分依据,细分出毗邻双部式、毗邻多部式、毗邻混联式及毗邻镶嵌式四种对答结构;话语策略类即为显性或隐性负面评价。
第三章归纳负面评价话语的表达策略。基于不同的划分标准,本文探讨了三种截然相异的策略类型。首先,内容型策略基于语用关联理论,根据消极信息的语义间接度差异,具体可下分出显义类、预设类及寓义类三种策略手段,由前至后逐步递增,听话人的辨识难度亦随之渐长,不同大类之下均可细分出多个小类。其次,功能型策略基于言语行为理论,其中:描摹类策略大致对应断言式言语行为,用于映现消极事态的前因后果;意图类策略类似指令、承诺及表情式等多种言语行为,除去其中的情感表态策略直接对应负面评价的一级意图,其他策略诸多涉及二级意图,即促成消极现状的改变;移情类策略调控话语的消极语力,言说者立足听话人视角,充分顾及对方的知识观念、情感心理以及文化背景,以期强化负面评价话语的可接受性。最后,结构型策略涵盖形态与调控两类:前者的划分基于消极表义成分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分布,包括核心形态、饰句形态以及特殊形态三种具体手段;后者反映的是语力调控手段的呈现方式,调控策略若为语力强弱不一的备选汇集项,言者需择定其一,此为聚合联想式策略。若为既定的话语组合构件,则为组合序列式手段。诚然,两者之间的区分亦并非绝对明确。
第四章研究负面评价话语的应答模式。负面评价交际的会话模式包括表达与回应两个部分,在归纳出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本文详细探讨了不同应答方式的语义类型及其具体的表达手段。首先,于肯定型应答而言,具体包括意愿类、双赢类与寻衅类应答,后续归纳出的七种表达手段中,仅赞同标识语和首肯致歉语能够标记肯定型应答。其次,于模糊型应答而言,涵盖中正、缓冲与离心三种语义类型,六种表达手段仅反馈标识语起到标记作用。最后,于否定型应答而言,本文划分出和易类、干预类与激进类应答,后续四种策略手段中,仅反驳标识语同质疑问难语具备标记功能。
第五章是结语。本文以表格的形式详细汇总了全文的研究成果。随后,该章指出了研究及撰文过程中出现的缺陷与不足,并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为绪论。首先简单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随后对国内外有关(负面)评价研究的现状予以了详细梳理。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根据,并于章末说明了全文的框架思路以及语料来源等情况。
第二章探讨负面评价话语的基本概念,具体包括界定、特征以及类型这三大部分。首先,基于言语行为理论,本文讨论了行事语力与交际意图之间的关系,随后对汉语负面评价话语行为的结构要素与适切条件进行了细致的归整。基于上述,本文从语用学研究的视野出发,对此话语行为及其言语成品赋予了全新的概念内涵。其次,本文对负面评价话语特征的探讨立足语义上的柔韧性、语用上的梯度性以及结构上的关联性这三大不同视角,期望能够全面揭示其交际属性。最后,关于负面评价话语的类型,不同的切入点造就了各异的分类结果:话语意义类型包括三种指向情况,即分别指向说话人、听话人亦或其他第三方的消极评价;话语功能类型涵盖情感型、信息型与需求型负面评价;话语结构类则以消极评价的毗邻对为划分依据,细分出毗邻双部式、毗邻多部式、毗邻混联式及毗邻镶嵌式四种对答结构;话语策略类即为显性或隐性负面评价。
第三章归纳负面评价话语的表达策略。基于不同的划分标准,本文探讨了三种截然相异的策略类型。首先,内容型策略基于语用关联理论,根据消极信息的语义间接度差异,具体可下分出显义类、预设类及寓义类三种策略手段,由前至后逐步递增,听话人的辨识难度亦随之渐长,不同大类之下均可细分出多个小类。其次,功能型策略基于言语行为理论,其中:描摹类策略大致对应断言式言语行为,用于映现消极事态的前因后果;意图类策略类似指令、承诺及表情式等多种言语行为,除去其中的情感表态策略直接对应负面评价的一级意图,其他策略诸多涉及二级意图,即促成消极现状的改变;移情类策略调控话语的消极语力,言说者立足听话人视角,充分顾及对方的知识观念、情感心理以及文化背景,以期强化负面评价话语的可接受性。最后,结构型策略涵盖形态与调控两类:前者的划分基于消极表义成分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分布,包括核心形态、饰句形态以及特殊形态三种具体手段;后者反映的是语力调控手段的呈现方式,调控策略若为语力强弱不一的备选汇集项,言者需择定其一,此为聚合联想式策略。若为既定的话语组合构件,则为组合序列式手段。诚然,两者之间的区分亦并非绝对明确。
第四章研究负面评价话语的应答模式。负面评价交际的会话模式包括表达与回应两个部分,在归纳出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本文详细探讨了不同应答方式的语义类型及其具体的表达手段。首先,于肯定型应答而言,具体包括意愿类、双赢类与寻衅类应答,后续归纳出的七种表达手段中,仅赞同标识语和首肯致歉语能够标记肯定型应答。其次,于模糊型应答而言,涵盖中正、缓冲与离心三种语义类型,六种表达手段仅反馈标识语起到标记作用。最后,于否定型应答而言,本文划分出和易类、干预类与激进类应答,后续四种策略手段中,仅反驳标识语同质疑问难语具备标记功能。
第五章是结语。本文以表格的形式详细汇总了全文的研究成果。随后,该章指出了研究及撰文过程中出现的缺陷与不足,并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