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论文以知识考古学为方法整理《黄帝内经》和《黄帝内经太素》的藏象理论,采用知识考古学话语构成分析的方法,考察藏象理论中五神藏理论的地位在《内经》和《太素》的演变,分析《太素》五神藏理论及其背后的知识结构,其变化之背景,以及其临床应用。方法本论文采用知识考古学话语构成的分析方法,进行《内经》和《太素》的五神藏理论的历史考察,五脏、五脏所藏之精气、五脏所舍之五神的对象的形成、陈述方式、概念的扩散、主题策略的选择、及概念间的关系等内容进行考察,以分析《太素》时期的藏象理论的核心从五脏藏精气到五神藏理论的演变现象。1.对《内经》《太素》两本中,五脏和五脏所藏之精气的概念对象的形成进行考察,即对五脏和五脏所藏之精气所指范围的确定;2.对《内经》《太素》两本中,五脏所舍之五神概念对象的形成进行考察,即在《内经》《太素》两本中,对五脏所舍之五神应用的范围确定;3.对《内经》《太素》两本中,五神藏理论的陈述方式进行考察,即五神藏理论以什么方式、与哪些概念、以怎样的关系出现在当时的藏象理论体系当中;4.对五神藏理论从属的主题进行考察,即五神藏理论是在讨论什么问题的时候出现,又是在什么问题之下消解。结果因《内经》时期的主流思想是经学的“天人感应”,故《内经》藏象理论为“天”支配人体的生命活动,能将具体的生命现象进行分类。《内经》阴阳、五行均为气,属于气的运行模式,其中阴阳二气的运动为天地之气的升降,而五行之气的运行为四时之气的有序更迭。《内经》藏象理论受此期经学的影响,以五脏藏天地之精气为核心,天地为精气的来源;脏为外来之精气的库藏、器皿;经络为天人之间疏通的精气之通道。五脏应四时,反映气候变化。因《太素》时期,在经学的“天人感应”的基础上,再受释家的影响,故《太素》藏象理论继承《内经》藏象理论,为“天”支配人体的生命活动,但“天人感应,五脏藏天地之精气”已非是《太素》藏象理论的核心,而是以五神藏理论为《太素》藏象理论的核心。在《内经》中已经记载了,五脏藏神,且其分别有其物质基础,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神藏精,精舍志。《太素》进一步认为,五脏各有物质基础,是为了五脏内舍五神,即五脏藏外来之精气,外来之精气的存在是为了内舍五脏所分主的五神。如肝储藏天地之精气——少阳之气、春之气、木气,其为化生肝所舍之魂的物质基础。故肝、心、脾、肺、肾所藏之精气足够,能舍魂、神、意、魄、志。它的重点是五神藏理论,五脏藏精气只是五神藏理论的物质基础。如《太素·虚实补泻》曰:“血藏于肝以舍魂”。佛教从古印度发生,在东汉时期进入中国,自魏晋以后逐渐中国化而在隋唐时期兴盛的。佛教的缘起论、无常论、无我论等精华思想认为,因人生无常,忽视世俗的生老病死,而是“一切唯心造”,而且通过修行断除一切烦恼才能解脱苦恼的人生而进入涅槃境界。故《太素》藏象理论的核心从“五脏藏精气”到“五神藏理论”,五脏藏天地之精气,以舍五神。临床应用当中,除了《内经》时期的五脏所藏之精气的有余、不足和不通外,还进一步强调五神来,五脏储藏源于天地之精气,以舍五神,进行生命活动,从生老病死的烦恼中解脱。反之,内有脏腑和五神的病变,外有经络、五官、九窍、五体上的病变。在《太素》时期,“五神藏”开始成为藏象理论的核心,在藏象理论中占据重要位置。比如与《太素》同时期的《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叙述当中,除了脉证外,更突出了五神藏理论的五神特点。精气是五神的物质基础,故五脏藏精气,以舍五神。结论1.《太素》藏象理论在《内经》藏象理论的基础上,虽延续了“五脏藏天地之精气”,但进一步强调以“五神藏理论”为核心。《太素》藏象理论的核心从“五脏藏精气”变到“五神藏理论”。2.《太素》藏象理论的核心从“五脏藏精气”变到“五神藏理论”之背景是,隋唐时期兴盛的佛教引起的。3.《太素》时期临床应用当中,除了《内经》时期的五脏所藏之精气的有余、不足和不通外,更突出了五神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