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是赣西的中心城市之一,宜春话是赣方言宜浏片区的代表方言。作者发现在宜春话中频繁出现一个句尾词“去了”,使得句子有“正在……了”或者“快要……了”的意思,描述事情或状态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这个“去了”和汉语句尾“了”在语法意义及功能上有相似点,也有微妙的差别。本文将对宜春方言中句尾“去了”的现象进行大量的列举、描写和分析,确定“去了”句式的语法意义,并对“去了”进行定性,最后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去了”的特殊用法进行解释。本文分为五章,各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确定研究对象并进行相关理论综述,介绍了研究对象的特点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宜春方言中以“去了”结尾的句子,提示句中的事情或状态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在普通话中,句尾“了”通常提示事情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但“了”仅在少数语境下,可以不需要任何将来时标记直接用于将来时句中,表事情即将发生,如开车前说“开车了!”;而“去了”却描述事情正在发生,也可以不借助将来时标记,在更多的情况下描述事情或状态即将发生。“去了”句式具体的语法意义及要求限制,和“去了”的定性从而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第二章,分析宜春方言中“去了1”句式的语法意义及特征。本章列举了可以进入“去了1”句式(表“正在发生”意义的“去了”句式)的动词、形容词及时间词,分别对它们和“去了1”连用的句子进行描写和分析,总结出“去了1”句式的语法特点:“去了1”句式呈现的是某事态正在进行,该事态在说话前已经发生。“去了1”句式要求进入该句中的事态发生时有个明确的起始点,并在发生后具有持续性,至少可以持续到说话时间。第三章,分析宜春方言中“去了2”句式的语法意义及特征。本章列举了可以进入“去了2”句式(表“即将发生”意义的“去了”句式)的动词、形容词及时间词,分别对它们和“去了2”连用的句式进行描写和分析,总结出“去了2”句式的语法特点:“去了2”句式呈现的是某事态即将进行,提示一个变化即将实现,要求在变化发生前具有预备阶段。第四章,对句尾词“去了”进行定性。依据前两章对“去了1”和“去了2”句法意义的分析,确定“去了”句式表达的意义是“已经或者即将进入某事态”,论证“去了”不是语气词也不是时标记,而是一个实现体标记。第五章,分析实现体标记“去了”的特点并对其认知解释。本章将实现体标记“去了”与句尾“了”进行对比,认为实现体标记“去了”的特殊性是由“去”的引申义“行”隐喻而来的,把空间上的位移隐喻为时间上的位移,体现说话时间与事态实现时间之前的行进关系,并要求这段行进中的时间与事态相关联。第六章,结语,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