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邪教是人类社会的毒瘤,邪教的产生、发展、蔓延有其深厚的文化、教育、经济、社会根源。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国别产生的邪教种类各异、特征各异、诉求各异,但其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本质是一致的,危害是巨大的。从1995年日本奥姆真理教炮制的东京地铁毒气事件,到2001年法轮功制造的天安门广场自焚,再到2014年全能神信徒在招远肯德基故意杀人,各类邪教制造了大量的惨绝人寰的案件,公开残害生命,对抗政府。从被骗财骗色的妇孺,到沉沦邪教的高级知识分子,邪教所造成的危害,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当前我们与邪教斗争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邪教与我“争夺人心、争夺群众”的图谋一刻没有停止过,其对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危害不容小觑,邪教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新要求,邪教治理也应当与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和要素要求相统一,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这其中“社会化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层面之一。邪教治理社会化教育,是邪教治理的一项带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系统工程,在新时代,如何突出主题,把握原则,创新路径,系统谋划好这一工作,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各地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存在着邪教治理社会化教育意识与理念树得不牢,工作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创新性等问题,效果不尽如人意,而这项工作又事关邪教治理工作全局,事关国家安全,特别是制度安全、执政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引起各级和学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共分七个大的部分,引言部分阐明了之所以选择《邪教治理社会化教育》作为研究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意义、国内研究的成果等,重点回答了课题选择的时代需要和现实需求问题。第二部分对于邪教的概念进行界定,对邪教的特征、危害性进行总结,特别是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对新时期邪教的一些新特点进行了系统归纳总结,如邪教信徒入教的目的趋于多样化、对宗教的态度有所变化、更加顽固、政治危害更大、活动领域趋向国际化、活动手段趋向现代化等,以更好的提升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同时对邪教存在的残害生命、侵犯人权,骗取钱财、精神控制,破坏生产、扰乱社会,侵蚀政权、践踏法律等危害性充分阐述,对邪教进行综述。第三部分阐明了当前反邪教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及邪教治理社会化教育基本要求,进一步凸显了本选题的必要性,其中对于反邪教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的论述结合了目前各类邪教与我对抗的最新动态,体现了邪教治理社会化教育的急迫性,而针对社会化教育从紧迫性、时代性、针对性、创新性方面体现了其新要求,对严峻形势做出回应。第四部分介绍了当前国内邪教治理社会化教育的做法和已取得的成效,如统筹抓好舆论宣传、教育转化、警示教育,形成了协调联动、相互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注重宣传载体平台建设、全国自上而下开展无邪教县区、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创建工作等,并坚持问题导向,指出了目前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如缺少系统规划与力量整合、方法陈旧感染力差、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容忽视、教育转化的专业化水准低、全社会对已教育转化人员包容不够,帮扶不到位等。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溯源,找到了立法滞后、制度设计缺位,对邪教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识邪防邪拒邪知识普及不够,邪教治理社会化教育还没有真正形成合力、形式单一等原因。同时对国际上公认的邪教治理社会化教育成效比较好的美国、法国、日本的做法做了系统介绍,以期为课题研究提供启迪与借鉴。第五部分阐述了邪教治理社会化教育的根本目的即提高人们改造主观世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邪教治理社会化基本内容即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宪法法律教、强化反邪教常识教育、加强改进邪教人员教育转化工作等,为有效开展邪教治理社会化教育指明了方向。第六部分立足于新时代新特点新要求,提出了当前邪教治理社会化教育应坚持的原则,把握的重点,实施的路径,为推进邪教治理社会化教育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对邪教治理所涉及的人员分门别类的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同时从强化邪教治理社会化教育的制度设计、将邪教治理社会化教育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党内教育、将反将反邪教教育纳入乡村振兴规划和村级党组织考核、邪教宣传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开展反邪教教育、注重开发地方戏微电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载体、注重发挥各级反邪教协会会员和志愿者在教育转化工作中的作用、引导支持宗教界参与反邪教工作、强化境外斗争严防渗透等各个角度对邪教治理社会化教育实施路径进行探析,兼具理论性与实操性。第七部分对邪教治理社会化教育绩效评估进行系统分析,从评估的意义、要求、标准、原则、途径等进行阐述,评估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必须遵循党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对受教育者、教育者和教育过程进行评估,可行途径包括受教育者、专家、同行业评估等,为检验评估邪教治理社会化教育成效提供了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