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是以脑和脊髓髓鞘缺失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组疾病,目前研究认为,中枢神经脱髓鞘与机体免疫系统有密切的联系。小胶质细胞是定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免疫细胞,在中枢神经脱髓鞘的病理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Hv1是表达于细胞膜上的一种电压门控质子通道,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高表达于小胶质细胞上[1]。本研究拟以质子通道Hv1为靶点,研究敲除Hv1基因后质子通道Hv1缺失导致小胶质细胞自噬的变化,及其在中枢神经脱髓鞘中的影响。【方法】实验将溶血卵磷脂(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定位定量注射于Hv1基因敲除(Hv1-/-)和野生型(WT)小鼠一侧胼胝体建立中枢神经脱髓鞘模型,两种小鼠均设置Sham组、造模后5天、10天、28天组,通过LFB染色观察两组小鼠髓鞘脱失情况,并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免疫荧光染色对比两组小鼠自噬指标的变化,通过电镜观察两组小鼠髓鞘脱失情况及自噬小体的生成情况。上述实验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后,对比Hv1-/-组与WT组在脱髓鞘严重程度、自噬指标上的差异。【结果】小鼠胼胝体LFB染色结果显示建立脱髓鞘模型后5天、10天、28天三个时间点时,相较于WT组,Hv1-/-组小鼠脱髓鞘程度均有明显减轻。Western blot结果提示,相较于WT组,Hv1-/-组自噬指标LC3II/LC3I值下调,其中5天时间点时差异最为显著。免疫荧光染色提示在造模后5天的Hv1-/-组小鼠胼胝体内,LC3阳性小胶质细胞较WT组小鼠明显减少,Hv1-/-组胼胝体内小胶质细胞自噬程度较WT组降低。电镜观察两组小鼠自噬小体变化,提示Hv1-/-组小胶质细胞内自噬小体量明显少于WT组,Hv1-/-组胼胝体内的小胶质细胞的自噬水平较WT组小鼠有明显降低。电镜观察两组髓鞘变化,计算轴突面积/神经纤维面积比值(G-ratio值),Hv1-/-组G-ratio低于WT组,提示Hv1-/-组髓鞘厚度大于WT组,Hv1-/-组神经纤维脱髓鞘程度较WT组减轻。【结论】在LPC诱导的中枢神经脱髓鞘模型中,Hv1基因敲除后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自噬改善中枢神经脱髓鞘,提示Hv1基因有望成为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治疗的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