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归纳激素诱导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观察椎体成形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东莞市长安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根据激素使用病史将其分为糖皮质激素诱导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组25例(A组)和原发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组100例(B组)。通过患者骨折前的症状,对A组25例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分类。收集A、B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密度、骨折椎体等一般资料,统计两组在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伤椎高度、局部Cobb角、骨水泥渗漏率和再骨折发生率上的差异。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的比较结果:A组中以肾阳虚证为主,占总人数的48%;其次为肾阴虚证6例,占总人数的24%;然后是脾胃气虚证和瘀血痹阻证,分别占总人数的12%;肝郁气滞证最少,占总人数的4%。A组多节段骨折多见,在骨折椎体分布上两组类似。两组患者术后及末次VAS、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好转,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水泥渗漏、术前术后伤椎高度和局部Cobb角上无明显差异。但A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椎体高度和局部Cobb角存在丢失,再骨折发生率也较B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激素诱导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多以肾虚证为根本,原发病和使用药物日久则多见肾阳虚衰。骨折发生部位与原发OVCFs类似,但是多椎体骨折发生率较高,PKP/PVP治疗的近期疗效满意,但存在随访时伤椎再塌陷和邻近节段骨折等问题,需要予以积极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和术后的密切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