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恨:中国现代十位小说家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体验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liao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发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怨恨体验。通过整合中外古今文学评论、哲学思想、伦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怨恨理论,在全球现代性视域中提出并界定了适用于中国现代性文化语境中的“新怨恨”理论,运用这一理论并借鉴西方现象学、新批评、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等阐释方法,通过对中国现代十位小说家小说文本的全面细读与重新思考,论证并得出了怨恨是中国现代小说家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端木蕻良、无名氏、赵树理等人小说创作的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体验的结论,进而提出怨恨是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体验的观点。全文共八大部分。导言部分指出本文从“新怨恨”视角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独创与开拓。第一节首先强调笔者是在作品阅读中发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怨恨体验,然后指出怨恨体验不仅存在于中国现代小说之中,而且也存在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诗歌,戏剧,散文等其它各种体裁之中;接着驳斥了不承认与不愿正视中国现代文学怨恨体验的代表观点,最后通过对研究历史与现状的梳理分析,指出笔者作为中国当下现代性语境中继刘小枫与王一川之后的第三位怨恨体验论域的推进者,与前两位学者相比所具有的各种不同与研究创新。第二节提出并界定了作为一种中国文学现代性体验之批评的“新怨恨”理论,通过对中外古今怨恨理论的深刻剖析与整合扬弃,主要结合中国现代性语境的特殊性,详细论述了“新怨恨”理论不同于历史上其他怨恨理论的独特内容与理论特质,认为将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纳入“怨恨”的新视角,可以避免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从而开拓出新的问题域与发现域。第三节从以点带面的可行性、质疑本质决定论、质疑思潮流派论、质疑传统逻辑思维中包含与被包含的僵硬分类等四个方面说明本文选题的原由与所用的方法论。第四节指出中国现代小说最基本最主要的怨恨体验模式及其之间的复杂关系,认为中国现代小说的怨恨体验从向度上看主要有内向与外向两个方面:内向怨恨主要代表作家如钱钟书、赵树理等;而外向怨恨主要有三大基本体验模式——反抗中的怨恨以鲁迅、巴金、张爱玲等为典型代表,建构中的怨恨以茅盾、无名氏、端木蕻良等为主要代表,回瞥中的怨恨以沈从文、老舍等为代表。同时强调这些代表主要是就其最主要的文化倾向而言,其实就他们的文化事实与具体文本内容来说,往往同一个作家在不同场合与时空甚至有时同时具有不同的怨恨。因此外向怨恨与内向怨恨以及外向怨恨中的三大体验模式之间不是互相孤立而是相互纠缠,不同怨恨体验往往同时存在于同一篇小说里,同一作家与作品中的同一人物也会同时或不同时地具有不同模式的怨恨。正文部分共六章。第一章探讨了中国现代小说怨恨体验母题生成的多维原由:第一节考察中国现代小
其他文献
不同起搏方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目的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缓慢性心律失常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约占50%。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晕、
中国现代科普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为学界所忽略,尚未对之进行系统地整理和研究。目前国家正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倡导发展包括科普文学在内的各种
钢渣的物理力学性能与天然碎石较为接近,是一种潜在的具有优良路用性能的建筑材料。工业发达国家20世纪初期就开始进行钢渣的综合利用研究,目前利用率达90%以上,其中用于道路工程
目的:评估周围性面神经断裂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效果,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自1999年至2009年因周围性面神经断裂在我院接受手术修复的患者104例,男75例,女29例,年龄2
会计假设是构成财务会计与报告的基础,假设表明财务会计的环境特征,通过对知识经济争件下传统会计假设受到的冲击进行分析、探讨与研究,从空间、时间、速度、数量四个方面赋予了
上海东方钢铁公司是一家有着近五十多年历史的大型钢铁制造企业。近年来,公司在新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下了很大力气,但收益却并不明显。公司每年的原材料成本占公司生产总
柴油机采用适当的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是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过大的EGR率将会降低热效率,使经济性、动力性下降,而且微
在“原语中心论”的长期统治和影响下,译学界对文化差异的处理原则和方法虽然有很多,但都没有摆脱以原语文本为中心的根本,只是在以原文的可译性和译文的可读性为出发点,来研究如
进入21世纪,网络课程倍受关注。在网络教育中,学习者主要是以自主学习为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受多重感官刺激,特别是视觉刺激。有关学者称,现代社会是一个视觉社会。有研究表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学什么、怎么学,倡导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能经济、高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已成为各国教育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