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金融自由化进程加快和货币宽松的背景下,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发行渠道发生了改变,大型商业银行由于营业网点、品牌形象等特质在负债端有天然的优势,而中小型商业银行在资产端方面金融创新的动力更充分,基于上述背景,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和广义基金正在发挥中央银行的职能,为中小型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大型商业银行不仅在负债端有明显优势,中央银行所设立的SLF、MLF、SLO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由于其需要流动性充足的抵押品,因而对大型商业银行也更有利。在双方流动性明显不平衡的前提下,大型商业银行通过同业存单将基础货币“搬运”给中小型商业银行,影子央行由此产生。本文旨在提出金融市场当前存在的该现象,并通过相关研究,对影子央行对金融稳定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对监管提出一些想法。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影子央行和影子银行的研究成果,以此作为基础定性阐述当前影子央行的发展情况、产生背景、作用机制等基本情况;再进一步分析影子央行对金融体系产生的影响,主要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金融发展等方面论述影子央行的正负作用,客观评价影子央行的发展。然后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案,运用适当的模型从定量的角度来分析影子央行的发展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产生怎样的影响,以此作为后续对影子央行的发展和监管提出政策建议的依据。根据本文的研究,中央银行作为一个金融体系的核心之一,影子央行的客观存在有利于在利用国债等质押品控制风险的同时,提升市场活力,解决资金需求。但是影子央行同时也对金融稳定造成一定的威胁。影子央行和影子银行体系对传统的货币信用创造造成了影响,对监管统计和监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全新的货币创造体系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效率,影响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其次,信用传导链条的加长,一方面使得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进一步上升,导致金融空转虚耗、资金脱实向虚;另一方面,通过层层嵌套和伪装,资金最终流入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等,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剧烈;最后,影子央行和影子银行一系将各金融机构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关联性和交叉性更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期限错配风险等传染性更广、更快,极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基于此,本文提出四点建议:第一,构建逆周期下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第二,重点关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安全;第三,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第四,正确处理金融创新、发展和监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