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复合铁酸钙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理论,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SEM-EDS分析等手段,对复合铁酸钙相组成及显微形貌进行了分析;使用熔点熔速测定仪、显微硬度计、熔体物性综合测定仪、Fact Sage模拟软件等设备对其流动性、显微硬度、润湿性、黏度等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为优化粘结相粘结效果,提高烧结矿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得出的具体结论如下:1)Mg O/Al2O3比值的变化对复合铁酸钙的生成有着重要影响。Mg O/Al2O3比值为0.66左右,最适宜复合铁酸钙生成。2)随Mg O/Al2O3比值的增大,复合铁酸钙的显微结构呈现出由板块状向针状发展,再到板块状的发展趋势。复合铁酸钙中Fe的含量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他元素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3)Mg O/Al2O3比值为0.65-0.68时,复合铁酸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有利于提高烧结矿的质量。4)在一定范围内随着Mg O/Al2O3比值的增大,显微硬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Mg O/Al2O3比值为0.6附近取得最大值,并且发现,达到最大值以后,Mg O/Al2O3比值的增大将导致复合铁酸钙显微硬度急剧下降。5)随Mg O/Al2O3比值的增大,润湿角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Mg O/Al2O3=0.66处达到最小值。润湿角减小阶段的变化速率与润湿角增大阶段的速率存在较大差异,减小阶段的变化速率要远大于增加阶段的变化速率。6)温度降低,复合铁酸钙黏度增大。同一温度条件下,随Mg O/Al2O3比值的增大,复合铁酸钙黏度减小,并且温度越低,复合铁酸钙黏度减小的趋势越明显。利用Fact Sage软件模拟的复合铁酸钙温度-黏度曲线与试验所得温度-黏度曲线趋势相近,具有很高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