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靶向脂质超声微泡造影剂评价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实验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1858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双靶向脂质超声微泡造影剂的制备与体外寻靶效果实验研究目的:制备携载两种抗体的双靶向脂质微泡超声造影剂,并检测其基本理化性质,并观察其对体外缺氧细胞的寻靶效果。方法:将一定比例的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二苯基磷酰基叠氮化物(DPPA)、生物素化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DSPE-PEG2000-biotin)及甘油、PBS溶液等混合均匀后,分别先后与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和P选择素单克隆抗体及ICAM-1单克隆抗体孵育制得双靶向脂质超声微泡造影剂;通过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并测定微泡形态、均一性、分散度以及浓度,利用Malvern激光粒径检测仪及表面电位检测仪分别检测微泡粒径与分布情况、表面电位等物理特性,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抗体接合效率;通过培养人脐静脉血细胞,建立急性缺血模型,评价双靶向脂质超声微泡造影剂的体外寻靶能力。结果:双靶向脂质超声微泡造影剂大小较为均一,平均浓度为(3.79±0.4)×10~9/ml,平均粒径为(1668±260.2)nm、平均表面电位为-1.24mV;对缺血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显著。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抗体结合效率为81.47%。结论:双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粒径均一,分散度良好,带负电荷,其物理性质适应毛细血管内流动和边集,为动物实验中实时缺血炎症区域显影创造条件。第二部分双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评价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实验研究目的:制备携载P选择素单抗及ICAM-1单抗的双靶向脂质超声微泡造影剂,活体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并评价其显像效果。方法: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法将微泡与生物素化抗体连接,制得携载P选择素单抗及ICAM-1单抗的双靶向脂质超声微泡造影剂,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标记两种抗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造影剂与抗体的连接情况,建立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检测各型造影剂对缺血炎性组织的显像情况,Sonomath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免疫荧光染色实验显示单靶向脂质微泡超声造影剂表面可见明亮的红色环状荧光,双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因同时包绕两种荧光物质显示黄色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抗体结合效率分别为98.65%和81.47%,24只小鼠中有22只建模成功,示部分左室前壁心肌缺血。MCE显像后记录的图像经Sonomath超声影像分析仪显示双靶向脂质微泡超声造影剂有更高的增强显像效果(P<0.01)和延迟显像效果(P<0.05)。结论:本实验中,利用生物素-亲和素法所制备的双靶向脂质微泡超声造影剂不仅有良好的显像特性,同时对心肌缺血炎性区域有良好的靶向粘附性能,相比单连接P选择素的单靶向脂质微泡有更明显的靶区滞留效应。
其他文献
肿瘤进展过程中常见的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一个复杂的逐步发生的现象,它最主要的标志是E-cadherin的缺失。多个转录因子表现出对E-cadh
[目的]   探讨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10,ADAM10)基因启动子区的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ticcerebral infarctio
目的:   观察5-aza-2-dc在TRAIL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进一步探讨5-aza-2-dc对TRAIL诱导细胞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以期了解5-aza-2-dc增加TRA
目的:建立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Langendorff),研究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C组)、罗格列酮1ug/L组(Ra组),罗格列酮3ug/L组(Rb组),GW96621ug/L组(G组)。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Langendorff模型。除对照组使用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