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激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常规内科治疗组30例,穴位注射激素组24例,静脉注射激素组30例。常规内科治疗组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穴位注射激素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予以小剂量地塞米松(2-5mg)取足三里穴穴位注射,静脉注射激素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予以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取足三里穴穴位注射,每日一次,疗程1~2周。治疗前后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转归、患者症状、黄疸明显改善时间的比较,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乙型肝炎病毒载量HBV-DNA等相关指标。
结果:穴位注射激素组好转率为75%,静脉注射激素组好转率为70%与常规内科治疗组的4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病情好转患者中,穴位注射激素组和静脉注射激素组的消化系症状如腹胀、纳差明显改善的时间,黄疸明显消退的时间,均少于常规内科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Bil下降、PTA上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穴位注射激素组与静脉注射激素组TBil每日下降的幅度和PTA每日上升的幅度,均好于常规内科治疗组,其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穴位注射激素组比静脉注射激素组的并发症感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结论:对于肝衰竭的早期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小剂量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的疗效与静脉注射组相当,均较内科综合治疗能够明显提高疗效,而感染、出血的发生率足三里穴位注射明显低于静脉注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