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单次强烈足底电击应激来建立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模型,并结合经典巴甫洛夫条件恐惧记忆检测程序,来研究PTSD动物模型的情景恐惧记忆。本研究关注:1,形成情景恐惧记忆的PTSD模型动物脑内杏仁核中胃泌素释放肽(gastrin-releasing peptide,GRP)mRNA和蛋白的改变,同时探索这种变化与恐惧记忆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以研究GRP在恐惧记忆形成中的作用。2,地西泮对模型动物恐惧记忆水平和GRP的影响,进一步探索PTSD的发病机制中GRP与GABA(γ-aminobutyric acid,γ-氨基丁酸)系统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及其形式,为寻求PTSD治疗新方法以及地西泮的药理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 研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对照组、30min组、24h组、30min+地西泮组、24h+地西泮组。首先使动物熟悉电击箱(第一天,30min),第二天进行条件恐惧训练程序,训练前30分钟予两组地西泮组以腹腔注射2mg/kg地西泮,其余三组予以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条件恐惧训练总时程30分钟,采用的是一个文献所用的PTSD动物模型的电击程序,电击强度显著大于一般条件恐惧训练程序:随机给予60个不可逃避足底电击,每个持续15秒,1mA。动物总共会受到15分钟电击。对照组同样放于笼中30分钟,但电击电流0mA。电击结束30分钟后测定对照组、30min组和30min+地西泮组僵立行为,然后立即将其深度麻醉,断头处死,取双侧杏仁核样本。电击结束24小时后测定24h组和24h+地西泮组僵立行为,然后同上取双侧杏仁核样本。僵立行为测定方法:测4分钟僵立行为(僵立行为是一种普遍见于啮齿类的防御行为,表现为刻板式的蹲伏姿势,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摇摆,大鼠外观除呼吸运动以外其余的肌肉运动均消失,是大鼠恐惧表达的行为方式)。每10秒测一次,记录僵立行为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比。动物取双侧杏仁核样本后,分别予以提取总RNA和蛋白,进行半定量RT-PCR和半定量Western-blot测定杏仁核中GRP mRNA和GRP蛋白的水平。 结果:1,条件恐惧训练组大鼠对恐惧情景的记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在经条件恐惧训练后30min或24h后再次面临恐惧情景时,表现出明显的僵立行为百分比的升高,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F=112.22,P<0.001。组间两两比较(LSD法,以下同)显示,与对照组(6.88±4.26)相比,30min组(84.72±11.61,P<0.001)和24h组(77.08±11.93,P<0.001)两组僵立行为百分比明显升高。30min组和24h组之间僵立行为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