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民奔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的社会背景下,中共十九大首次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其中,乡村旅游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乡村旅游建设的目的是通过丰富乡村居民收入来源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而提高乡村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各地政府积极响应,从“特色小镇”到“美丽乡村”,再到“特色田园乡村”,以创建美丽新农村为目标,对现有乡村公共空间进行了改造。然而以原乡村居民为主的主人群与以旅游休闲为主的客人群作为乡村公共空间景观改造前后的使用者,双方对于乡村公共空间的环境感知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因此如何检验当前以推动乡村旅游为目的的公共空间景观改造的成果,成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将乡村景观空间形态作为研究对象,以主客双方的空间使用时长、空间使用频率、空间使用方式、景观空间行为类型等方面为视角,通过乡村旅游公共空间景观改造所形成的乡村形态差异,运用实地调研法、行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验证目前乡村旅游公共空间景观改造中的优缺点,探讨立足于满足主客双方共同需求的乡村景观空间形态。本研究发现主客人群对于景观空间的使用上具有本质区别,主人群的空间需求主要以维持正常生活与农业生产为主,客人群的空间需求则以“游购娱”为主。同时乡村景观空间形态在空间改造前后也呈现出较大差别,改造前的公共空间景观形态较为单一,对空间尺度的把控不够合理。其主要职能是为日常生活服务,对于自然景观与文化脉络的联系较少。改造后的景观空间虽然形态更加丰富,空间尺度宜人且空间可达性高,同时提高了主人群的生活质量与安全指数。但改造后的空间使用方式存在着一味的满足游客对乡村景观空间的需求,脱离了乡村生产生活实际情况的现象。本研究认为乡村旅游建设在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也对原有乡村公共空间提出了更多新的功能要求。针对这一新的空间功能需求,通过主客空间行为不同角度的分析,认为根据不同使用人群的行为特征改造公共空间景观,应当在保护主人群的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以兼顾不同人群的游乐需求,适当调整改造公共空间景观以满足双方需求;既要确保主人群生活空间的私密性,明确公共空间的边缘,有针对性地对空间进行提升改造以满足原住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更好地展示乡村的野趣风貌;又应与当地原有的文化脉络相结合,协调各界面风格,避免千篇一律的人工痕迹;同时对于公共空间的景观改造要考虑动静分离,利用植物景观避免主客路线的交错,确保乡村公共空间有序互动,从而实现主客满意的乡村空间形态优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