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一旦与各国文化结合必将“本土化”(Kachru,1982)并且形成各种变体。中国英语正是英语在中国文化环境下产生的变体。中国英语词汇,作为中国英语本土化最为突显的层面,不但向世界传播了独特的中国文化,而且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词汇本身,为英语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本研究试从模因论的角度探究中国英语词汇的生命力、前景和功能,并试图在模因论启发下将中国英语词汇及其承载的中国文化导入大学英语教学。模因论是阐释文化进化和传播的新理论。模因是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Dawkins,1976)。牛津英语词典将其定义为:文化或行为系统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播。何自然(2005)认为从语言模因研究路径来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Heylighen (1998)提出任何模因都必须经历一个生命周期,强势模因的选择标准可大致鉴定其是否具有强势的生存能力。新达尔文主义者Dawkins (1976)提出了成功模因的三个特性,即保真度、多产性和长寿性,以此可检测某种模因的传播能力。在Heylighen和Dawkins的理论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尝试将中国英语词汇与模因论在微观层面相结合,进行探讨性的研究。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专家腓特烈·泰伟斯(Frederics C. Teiwes)教授(2004)曾坦言:美国是西方国家中国研究学术界的领头羊,其研究代表了全球当代中国研究的趋势。本研究基于当代美国英语语料库(COCA)(Davies,2008)对China Daily Website (中国日报网站英文版)上最常见的中国英语词汇的使用频率进行了分类调查。检索结果表明中国英语词汇在COCA中的每百万词频普遍较高,不仅在五大语料类型(口语、小说、杂志、新闻、学术)中大致呈现平衡分布,而且在1990至2011的五个时间区间中显示逐渐上升的趋势。该研究从模因论及中国文化特点的角度对被检索词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英语词汇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满足Heylighen提出的强势模因的选择标准,包括简易性、权威性、不变性、实用性、群体一致性和公众注目性。同时,本研究通过Dawkins提出的强势模因的三大特性(保真性、多产性和长寿性)分析了中国英语词汇的繁荣前景,证明它将被更多的人接受。此外,该研究还将被检索的中国英语词汇与相对应的美式英语词汇在COCA中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虽然中国英语词汇在语料类型分布和时间变化区间中的频率和本族语词汇的频率都存在一定差距,但仍然证明了其客观存在性并揭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中美跨文化交流中,中国英语词汇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其折射出来的中国文化将高保真地传播下去。中国英语词汇作为强势模因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繁荣的前景,在全球化跨文化交际环境下使用中国英语词汇表达中国特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何自然(2007)认为语言模因主要通过教育、语言运用和知识传播进行表达和传播。本文认为中国英语词汇亟需导入大学英语教学,以此激发并培养中国本土化环境下学生的中国文化表达力和传播力。在模因论的启示下,该研究尝试将强势模因的生命周期探讨性地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在同化、保持、表达和传播四个阶段中导入中国英语词汇及其承载的中国文化。从长远来看,模因教学将培养学生形成中国英语意识,使其逐渐转变成自主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和富有创造力的使用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自信地发出独具特色的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