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隐形杀手,而抑郁倾向是抑郁症的早期阶段,抑郁倾向者处于易患抑郁症的高风险之中。抑郁人群普遍存在对自我观点的扭曲,从社会比较中建立的消极自我评价可能导致或维持抑郁症状。因此,从社会比较的角度深入探析抑郁倾向者认知加工的心理机制,对寻找抑郁的症结和维持因素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采用问卷调查(贝克抑郁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方法,依据问卷标准,筛查有抑郁倾向的大学生被试。接着通过行为学实验考察抑郁倾向大学生的社会比较对象选择偏向,最后探讨抑郁倾向大学生的社会比较效应。具体包括两个实验研究:研究一主要采用启动范式,以抑郁倾向组和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在“我比别人”和“别人比我”的启动条件下,要求被试完成人格特质词的正负性判断任务,研究抑郁倾向大学生是否存在社会比较对象的选择偏向。结果发现,在对词性判断的反应时上,相对于上行比较(我比别人+负性词或者别人比我+正性词)的反应时,正常组的下行比较(我比别人+正性词或者别人比我+负性词)反应时更短。抑郁倾向组则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对词性判断的正确数上,正常组的下行比较显著多于正常组的上行比较,抑郁倾向组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二采用启动范式,以抑郁倾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把被试随机分配为经过上行比较操纵的上行比较组和不作任何比较的控制组,两组在“现在我”和“未来我”的启动条件下,完成人格特质词的正负性判断任务,测量社会比较效应(同化效应或对比效应),即上行比较对现在自我和未来自我产生积极或消极评价。结果发现,上行比较的操纵成功,上行比较组对自己综合能力的评分显著低于对他人综合能力的评分。说明上行比较可能产生了威胁自我评价的对比效应,导致上行比较组在对词性判断的反应时上,对现在自我的词性判断慢于对未来自我的词性判断。控制组对现在自我的词性判断和对未来自我的词性判断在反应时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对词性判断的正确数上,两组被试不存在显著差异。综上可以得出结论:1.与抑郁倾向大学生相比,正常大学生更偏好选择下行比较对象,正常大学生存在积极自我偏见,抑郁倾向大学生在社会比较层面上的自我积极偏见(下行比较对象选择倾向)明显减弱。2.抑郁倾向大学生大多处于轻度或中度的抑郁水平,并非重度抑郁者,两组抑郁者对现在自我和未来自我可能不存在过于消极的认知偏差。但相对于控制组,上行比较组在上行比较后可能产生了对比效应,表现出对现在自我的认知加工变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