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域内湖泊众多,尤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与长江自然连通,形成独特的江湖复合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鱼类资源。但是,拦河筑坝、江湖阻隔等人类活动对长江流域的鱼类资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江湖洄游型鱼类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目前关于通江湖泊鱼类江湖交流的时间规律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较少,使得其资源保护措施的制定缺乏基础的参考资料,通江湖泊鱼类资源的管理缺乏科学依据。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也是长江流域仅存的两个大型通江湖泊之一。洞庭湖通江水道是连通洞庭湖和长江的重要通道,也是鱼类在长江与洞庭湖间进行交流的重要通道。本文通过开展洞庭湖通江水道鱼类群聚结构、时间动态变化、江湖交流规律及其相关环境因子的研究,探讨洞庭湖通江水道鱼类群聚及其时间动态的特点,探索鱼类在洞庭湖与长江之间交流的时间规律及其驱动机制,为长江流域鱼类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对洞庭湖通江水道鱼类资源进行逐月(或隔月)调查。结果表明,共调查到鱼类62种,隶属于6目14科43属。其中,鲤科鱼类最多,占鱼类总种数的59.7%;其次是鳞科,占14.5%。在生态类型划分上,湖泊定居型鱼类最多,占鱼类总种数的53.2%;其次是江湖洄游型鱼类,占24.2%;最少的是河流型鱼类,占22.6%。短颌鲚为洞庭湖通江水道中的绝对优势种,占渔获物总个体数的36.6%,总重量的21.1%;除此之外,洞庭湖通江水道中的常见种有7种,按照相对重要性指数的大小分别为鲤、大鳍鱊、鲫、黄颡鱼、鳊、似鳊和鲂,常见种的总尾数占渔获物总尾数的45.1%,总重量占渔获物总重量的48.1%。丰度生物量曲线显示,整个调查期间,洞庭湖通江水道的鱼类以小型鱼类或大型鱼类的幼体为主。 2.通过对洞庭湖通江水道鱼类群聚的时间动态研究发现,物种数目、丰度和生物量在一年内均有两个高峰值,第一个峰值出现在每年的3-7月份之间,第二个峰值出现在每年的9-12月份之间。物种多样性指数一般也出现两个相应的峰值。基于鱼类的时间分布数据,利用聚类和多维标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洞庭湖通江水道鱼类群聚的结构格局,整个鱼类群聚共划分为四个群组,根据分组情况与洞庭湖水位涨落时间的比较,将四个分组分别命名为:F组,S1组,S2组和R组(F:退水期;S1:低水位1期;S2:低水位2期;R:涨水期),每个群组均出现的特征种只有短颌鲚、大鳍鱊和鳊3种鱼类。不同生态类型的鱼类丰度和生物量的时间变化不同,总体来说,江湖洄游性鱼类的丰度和生物量在每年会出现两个高峰值,第一个峰值出现在5-9月份之间,第二个峰值出现在10月份至次年的1月份之间;而以鲤和鲫为代表的湖泊定居型鱼类,其丰度和生物量在一年中只出现一个高峰值。 3.将每月三层刺网的渔获物数据进行“入湖”(自长江进入洞庭湖)或“出湖”(自洞庭湖进入长江)的量化。结果显示,洞庭湖通江水道中鱼类的运动指数(每月入湖鱼类和出湖鱼类的尾数之差与每月捕获鱼类总尾数的比值)呈周年性的规律波动。从每年的3-4月份一直到7-8月份,鱼类具有入湖的趋势;从每年的8-9月份一直到次年的2-3月份,鱼类具有出湖的趋势。使用鱼探仪调查与使用网具调查得到的鱼类运动指数的变化趋势大体吻合。 4.洞庭湖通江水道中的水位、流量、水温、流速、pH和溶氧6种主要环境因子均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波动。RDA(Redundance analysis)结果显示,水位、流量和pH与洞庭湖通江水道鱼类群聚及其时间动态显著相关。水位和流量与洞庭湖鱼类的江湖交流显著相关,水位和流量的变化率与洞庭湖鱼类出入湖的运动趋势强弱显著相关。水位和流量是驱动洞庭湖鱼类进行江湖交流的重要环境因子。 5.短颌鲚为本研究区域的优势种,其年龄结构简单,一般不超过4龄;极限体长不超过38.5 cm。对短颌鲚的开发率计算显示,其资源存在轻微过度捕捞的现象。随着水位和流量的变化,短颌鲚存在规律性的江湖交流运动。简单的世代组成、相对轻微的过度捕捞及江湖交流运动,可能是短颌鲚成为本研究区域优势种的部分原因。 为了更好的保护洞庭湖及长江流域鱼类资源,建议:一、加强渔业捕捞的监管,严格控制渔具规格和种类,并至少延长禁渔期至10月份;二、保持洞庭湖的自然江湖连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