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长期以来,临床上多用自体骨移植的方法来修复因创伤、肿瘤、感染或其他原因所致的骨缺损。但自体骨存在切取部位、范围和数量的限制,有时满足不了临床需要。因此,寻找其它有生物活性的移植材料,修复骨缺损是不少学者探索的主要目标。这次实验是在总结了前人研究经验基础上进行的,目的在于观察胶原蛋白膜包裹自体骨膜复合金葡液填充骨缺损后能否诱导成骨以及成骨的方式,以此来寻找一种治疗骨缺损的新方法。 方法:60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只。手术造成桡骨中段15mm的缺损模型。A组用胶原蛋白膜/自体骨膜/金葡液填充缺损;B组用胶原蛋白/金葡液填充缺损;C组用自体骨膜/金葡液填充缺损。术后2、4、6、8、12周分期处死动物,每次每组处死动物4只,将标本去除肌肉后进行大体观察、X-线观察、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同时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骨钙素、血清钙水平。根据缺损处的骨形成、缺损间隙的连接情况和骨塑建三项指标进行X-线评分,并对碱性磷酸酶、血清钙和骨钙素指标进行统计处理,通过对三种骨缺损修复方法的差异性比较,客观评价胶原蛋白膜包裹自体骨膜复合金葡液修复骨缺损的疗效。 结果:术后2、4、6、8、12周行大体观察、组织学、 中文摘要免疫组织化学、X一线影像学及生化学检查。结果表明:A组,移植区域存在明显骨膜反应,有连续性骨痴通过缺损处,骨塑性良好,新骨增生明显,主要以膜内成骨方式出现,成熟骨膜及髓腔逐步形成,骨重建顺利,骨缺损完全修复。B组和部分C组,移植区域骨膜反应不明显,骨痴数量较A组少,由于纤维结缔组织的占据,新骨生长、成熟骨替代相对迟缓。C组其余部分标本表现类似于A组。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A组,胶原蛋白应用期间未见移位、塌陷,未见异物及排斥反应,第6周开始降解,第8周基本完成缺损修复,未见降解产物破坏骨再生过程。新骨生长迅速、新生小血管增生明显、骨小梁排列有序,成熟骨替代完全。B组和部分C组,缺损区内存在大量纤维结缔组织生长,新骨生成、成熟骨替代相对迟缓,未见增生的小血管。C组其余部分表现类似于A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显示:A组,BMP染色阳性部位集中在骨端骨细胞、新增生骨膜、骨髓腔及骨内膜,主要表现为膜内成骨。B组,BMP染色部位集中在软骨基质和软骨细胞浆内,主要以软骨内成骨出现:C组,BMP染色部位主要集中在两断端的骨外膜,而且B、C两组的BMP分布不均匀,成骨细胞功能低下,骨胶原合成障碍,新骨生成及成熟骨替代相对延缓,且不明显。X一线观察结果显示:A组移植区域存在明显骨膜反应,大量骨痴形成,骨孔模糊,很快被新骨填存。C组,仅有部分的骨膜反应,骨痴形成较少,骨孔较清晰,被新骨填充较慢。B组,无一例标本缺损完全被新骨填充,缺损明显存在,两缺损端有一定程度的骨质增生。X一线评分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A、B、 中文摘要C三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云}‘货意义(F二11.朽l,P=0 .000),采川LSD两两分析结果撇示,A、B组(P=0.000)及A、C组(P=0.001)有差异,B、C夕!毛无差异(P二2.016)。生化结果数据显示:A、C组在前6周内都有成骨现象,A红i的血清钙、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的水‘!之均大于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8周后A、C两组之间无明接差异(x”)0.05)。在12户刁内A、B、C_二全}1}’门J的血清钙、碱性磷酸酶和倡,钙索水’!凡均有差异(P‘0.05):A组高J‘C组,C全}1高于B全}l。 结论:1.胶原蛋白能作为物理屏障,将周围结缔组织阻挡于缺损外,引导成骨细胞优先迁移、优势生长,促进骨性愈合,避兔了纤维愈合: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溶性、可降解性,降解速度及程度与组织再’1几完成时间相匹配。2.胶原蛋白可促进骨微循环系统代偿、重建,为骨再产1几提供一个必要的前提,使)份母细胞增叭、分化明报,顺利地形成有机基质及钙沉积;胶原蛋白能够户二生1个具有三维结构的引泞性骨再产1几空间,有利于骨再产1了及恢复骨骼的件几理功能,夕手使内、外源性骨诱泞因子在空间内不断募集,夕1二改善它们的分布。3.移植到缺损处的自体骨膜能为宿主组织带来丰富的细胞来源,具有诱一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