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性事业单位的社会化改革进程促使其内外职能的转变,走向市场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社会效益。近年来,随着体育设施公共属性转变的加强,如何有效管理和改变原有体育场馆的组织和管理方式成为了学术界探讨体育设施社会化改革的重点。随着我国大型赛事活动举办的频率和层次都日益提高,相应比赛场馆的外溢效应也自然成为关注的热点。第十二届全运会举办过程中,沈阳市有9座比赛场馆分布在8所高校之内,不仅有效改善了学校体育的基础设施,更兼之其良好的比赛场地和场馆设施,使得高校比赛场馆不仅为高校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实践支撑,同时也使得高校比赛场馆的社会化运营成为可能,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充分的先决条件。在对比和借鉴之前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比赛场馆外溢效应的基础之上,笔者对本届全运会的比赛场馆进行了实地考察,以文献查阅、实地调查、专家访谈、发放问卷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为分析工具,应用经济学中的外溢效应理论,对辽宁举办第十二届全运会体育场馆在高校建设情况进行跟踪调研,旨在为我国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利用提供借鉴;并对促进承办高校全方面体育工作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发挥作用,进行有意义的探索。研究的主要结论为:全运会的举办改善了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和标准,提高的比赛场馆的赛后利用率,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如:体育教学、体育社团、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等;全运会的举办促进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学校的服务社会职能。通过对全运会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比赛场馆的实际运营状况,笔者对拓展全运会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化路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思考,如:体育场馆利用由课堂教学向课外多样性体育活动的延伸性,体育场馆利用由一次性赛会向承办序列性赛会的扩展性,体育场馆利用面向社会开放形式的操作性,体育场馆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化的开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