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据全球卫生组织统计,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其发病率已经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23%,近20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且伴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严重的危害了妇女的身心健康。但随着乳腺癌的综合治疗理念的提出,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及生物治疗的综合应用,目前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明显的延长。乳腺癌在35岁以下的青年女性人群中发病率较低。根据小样本(100—200例)文章统计数据结果显示青年乳腺癌占同期乳腺癌的5%—13%,但是目前国内青年乳腺癌的发病率低于同期乳腺癌的10%。发生于≤35岁的青年乳腺癌具有一定的特点,与>35岁的患者相比,其肿瘤更倾向恶性程度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35岁的青年乳腺癌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在疾病发生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使得青年乳腺癌更容易复发、转移甚至死亡,具有较差的预后。因此,这类乳腺癌可能具有不同的临床发展过程和不同的分子生物学背景。国外大样本的研究发现,与年老患者相比,年轻患者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更具侵袭性(包括ER阴性、Her-2过表达、组织学分级Ⅲ级、脉管浸润、p53基因突变或蛋白过度表达、Ki-67指数升高、s期细胞比例增加等),从而导致其预后较差。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比较35岁以下青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特点及不同分子亚型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明确青年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患者的生物学特点,有助于提高青年乳腺癌患者的诊疗水平。方法收集2005年01月到2013年0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35岁以下青年女性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1.30±4.178)岁。入选标准:入院前未经过任何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排除标准:指标描述不明确、未行病理检查、或资料不全无法统计的病历。记录研究对象年龄、从触及肿块至就诊时间、病理类型、肿瘤核心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120例乳腺癌组织全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进行ER、PR和CerbB-2的检测。在细胞核中观察ER和PR阳性的物质,在细胞膜中观察CerbB-2阳性的物质,均是棕黄色染色颗粒。在高倍镜(400×)下观察5个视野,每个视野中观察100个细胞,根据显色强弱分为4个等级:(1)细胞没有显色或背景深,染色不清晰的定义为阴性(-);(2)25~50%细胞显色的定义为弱阳性(+);(3)50%~75%细胞显色的定义为阳性(++);(4)>75%细胞显色的定义为强阳性(+++)。其中ER和PR以(+)、(++)和(+++)3个级别认为是阳性,CerbB-2以(-)或(+)被认为HER-2阴性;(+++)被认为HER-2阳性;CerbB-2(++)的患者的分类不明确。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来对CerbB-2(++)的患者进行明确的适当分类。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数据用中位数士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定性资料使用χ2检验,选择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5岁以下乳腺癌患者中73.3%的患者在半年内就诊,三阴型患者从发现乳房内肿块至就诊时间晚于较其他两型患者。35岁以下乳腺癌患者就诊时肿块核心大小较大,Luminal型患者就诊时肿块核心较其他两型小;三阴型患者就诊时肿块核心较其他两型大。35岁以下乳腺癌患者中83.3%的患者为浸润性非特殊性癌,Luminal型患者患导管内癌或原位癌的比例较其他两型高。35岁以下乳腺癌患者中80.0%的患者有3个以下淋巴结转移,三阴型患者淋巴结转移个数较其他两型多。结论1.35岁以下乳腺癌患者虽然就诊时间早但肿块核心较大。2.触及肿块至就诊时间、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病理分型与乳腺癌分子亚型密切相关。3.青年乳腺癌患者中三阴型乳腺癌患者就诊时间晚,肿块核心大,淋巴结转移多,恶性程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