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的本质是什么?课堂的本质是什么?中学语文课堂具有哪些特点?当我们试图理解中学语文课堂时,你或许会对以上问题很有兴趣。但本文不愿落入本质主义思维窠臼去研究这些问题。我们认为课堂并非静态的、有恒常不变的本质和规律的存在。它是一种由各种话语构成的动态的、复杂的关系和意义空间。因此我们无法追问课堂是什么?但我们可以回答当前课堂是怎样的?当前中学语文教育发生在怎样的课堂环境中?什么样的话语在影响或建构着当前中学语文课堂?它又呈现出了怎样的型态?师生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话语方式?这些问题紧密联系,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我们相信这些探讨的本身也是对课堂实践的反思和批判,从而能加深对课堂的理解,对提高课堂质量有重要意义。课堂是一种话语构成,实质上也是不同话语主体以语言为媒介进行交往的空间。因此,本文在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的基础上,用话语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两种课堂话语的分析,与课堂理论者、课堂改革者,以及课堂活动主体——教师与学生——展开了一场较为艰苦的对话,尝试打通理论与实践的隔阂,从而加深对当前中学语文课堂的理解。对话的焦点是课堂参与。通过分析论证,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两个理论形态的课堂话语深深牵制着课堂实践。两种话语在课堂实践中非但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反而相互对立,并且争夺着对课堂的主宰权。当课堂被“工具性”主宰时,技术理性侵占课堂,语文课沦为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课,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当“人文性”主宰课堂时,语文课沦为文化课、政治课、地理课、表演课,语文失去了个性,迷失了自己。课堂改革实验生成了一些理论话语,如“先学后教”“先导后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这些话语扭转了传统语文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学”的倾向,但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教师在教学中的价值没有得到很好实现,造成教与学的进一步分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倾听与对话,从而造成学法指导、独立学习和教师角色价值都没有充分展开,学习活动流于形式,浮于浅表,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得到较高程度的提升,语文素养没有很好地养成。通过对课堂师生话语的分析,本文发现中学语文课堂型态呈现出多种复杂型态。但无论哪种型态都十分鲜明地反映出教师的导向作用。从教师导向的角度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类课堂型态:主题先行导向型、文本解读心理过程导向型、客观分析+诵读导向型、文本工具化导向型、学生展现导向型、话题/问题导向型。在这些课堂型态下,师生互动方式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着眼于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的关系,本文区分出实际课堂中存在的三种互动形式:牵引式、聚敛式、散点式。这些互动形式可能同时出现在某一种课堂型态下,也可能出现在同一堂课上,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融合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