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宗教思想百家争鸣的日本中世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垂青史的佛学思想家,如法然,亲鸾,道元等僧人,他们纷纷对日本中世时代的佛教进行了一些改革,从而开创了“镰仓新佛教”。其中日莲宗的创始人日莲可谓是一位独树一帜的佛教思想家。如果说法然,亲鸾,道元等人的宗教改革以个人或者自我救赎为主的话,那么日莲的改革可以说是偏向于社会和团体救赎这一面的。此外,日莲思想中显而易见的排他性和攻击性,也是其他佛学思想中鲜有的。“念佛无间,禅天魔,真言亡国,律国贼”,这是日莲广为人知的四个格言,从字面上来看带有极其鲜明的排他性和他宗抨击性。那么日莲宗教思想为什么会出现排他性,其中的攻击性又和日莲的国家思想有什么联系?拙稿将在诸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以《日莲圣人遗文全集》(平乐寺书店藏版)为中心,着重对日莲的国家观及其国家观中对“公”和“私”的方面理解进行分析,希望对诸大家的先行研究有所补充,也期冀能对今后专注于日莲研究的学者产生些许的助益。当然,笔者在此还想提出,在日莲这样一位日本中世时代的僧人思想中用上“国家”这一近现代才出现的表达是否贴切呢?日莲本人至始至终并未用过“国家”一词,取而代之的是“日本国”和“国”这两个表达。因此可以说日莲所指的“国”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具备主权、领土、人民三要素的“国家”。但是综其论述来看,每每在日莲论及“日本国”之时,他有意识地将日本国以“神国”的身份与其他国家区别开来,上论及了为政者(镰仓幕府和天皇),下论及了天下百姓,这些都足以看出日莲“国”的思想业已在某种意义上具备了“国家”的雏形。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在谈及日莲对于“国”的设想时,使用了“日莲国家观”这一表达。此外,说起日莲,总是离不开谈及对他一生影响巨大的佛典《法华经》。终其一生,日莲都坚定不移地把《法华经》视为释迦佛祖唯一的真经,而其他佛典都只是一种“方便”,即权宜之计,并非佛法真正的精髓。因此《法华经》对日莲国家思想的形成也是本论文分析的要点之一。倡导众生平等,不论男女皆可成佛的法华思想,无疑是日莲开始把视野投向“国”(或者说“日本国”更为贴切)的重要因素之一。日莲认为,上至天皇幕府,下至百姓黎民,都有信奉《法华经》的义务。他正是从这一点出发,试图用《法华经》来达成整个国家思想上的统一,最终超越国别的界限,日本国也好,其他任何国家也好,都将被《法华经》引导成为矗立在现实世界中的“佛国土”。其次,本文还将立足于日莲本人的遗文著作,对其国家思想进行分析和总结。其中《立正安国论》作为日莲的代表作,尤为鲜明地体现了日莲的国家思想。从向镰仓幕府上呈《立正安国论》一事上,日莲思想所呈现的“政治参与”意向,是其他佛教流派所不能比拟的。在对其国家思想总结的基础上,本文还将重点分析日莲国家观中对“公”和“私”的理解。国的救赎和个人自我的救赎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国的救赎的达成,对社会中的个人又有着什么样的要求?日莲对个人的成佛和国家的成佛,很明显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对于生活在国家中的个人提出了孝义,守礼,报恩(最重要的是报法华经和释迦佛祖之恩,其次是国、故土和父母之恩)的义务和要求,这些行为标准即便对于现代的人们,也是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的。换言之,日莲对于国土之爱,对于乡土之爱,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失去价值。同时,在篇幅安排上,本文将在第一章中对日莲这一僧人的生平和他的国家思想作一个综合的介绍,尤其是《法华经》对日莲的影响。第二章将着重介绍《法华经》的真理,《法华经》影响日莲的一生,其间必定有着让日莲坚信不疑的真理。本文的第三章将分析日莲国家思想的形成。末法思想,法华思想以及日莲生活的中世时代所流行的“王土”、“神国”思想,这些都是日莲国家思想形成中举足轻重的因素。第四章中将具体分析日莲的国家思想,日莲对“国”,或者说对“日本国”的构想是什么样的,他的国主观和国王观又是怎样的,这些都是第四章要阐述的重点。在本文的第五章中,将重点分析日莲国家思想中对“公”和“私”的看法。为了达成理想中的“国”(“公”),日莲对我们个人(“私”)提出了仁义,守礼,报恩等带有较为浓厚近世武士意味的行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