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变形与烃类充注实验装置计算机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867200W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造变形下的烃类充注物理模拟实验是探究地质构造特征、形成和演化机制的重要方法,对油气田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课题以断层封闭性和构造地质学理论为指导,以机械设计加工及信息控制为手段,在“十一五”使用效果的基础上,从功能性、实用性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十一五”研制的构造变形与烃类充注效率模拟相结合的成套实验装置,开发了自动化水平较高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构造变形模拟实验装置为机电一体化实验设备,论文在课题组前期结构设计的基础上,从变形模拟实验需求出发,进行了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完善。针对电气控制柜固定,操作不方便,设计了基于PLC和触摸屏的便携式移动操作台,实现了信息可靠的上传下达。建立了基于“二级位置保护、双重扭矩限制、异常故障报警”的多重安全保护机制,完善了单元加载PLC控制软件,提高了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同时对通讯可靠性进行了系统优化和整合,提升了电气控制系统的控制效率。根据构造变形装置运动控制系统分层分布式结构特点,确定了构造变形上位总控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功能,研发了基于模块化的计算机总控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进行了软件设计,通过ADO数据库访问技术实现了实验信息的有效管理,利用FaconServer实现了总控计算机与主控PLC的信息交互。   根据烃类充注模拟实验温度恒定可调、流体注入过程不问断,注入速度、压力及流量稳定可控的要求,确定了由抽真空、充注、补液、温控、模型及油水计量等系统组成烃类充注实验流程,建立了分层分级的控制架构。开发了恒速恒压泵控制系统,实现了恒压与恒流模式切换,充注流量范围为0.01ml/min~25ml/min,压力控制精度可达0.01MPa。完成了基于PID算法的恒温箱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精度为士1℃。开发了交互性好的烃类充注上位机软件系统,实现了充注流程的自动控制和实验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课题研制的构造变形与烃类充注计算机控制系统经过近一年的实际运行测试表明,能够实现对单一断层及复杂组合断裂结构的模拟,并完成在水饱和条件下的模型有效烃类充注。实践证明,采用的控制方案及控制算法先进,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安全性高。
其他文献
近年来,诸多电磁设备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电磁环境逐渐复杂,对各领域,如电侦、导航和雷达等,提出了新的更大的挑战——如何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准确的对目标参数进行估计。传统的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信息化战争中,信息网络对抗成为争夺信息权的竞争焦点。由于现有的大多数防范技术都是被动
AVS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音视频编解码标准,也是数字音视频产业的基础性标准,具有国家自主知识产权,在技术和性能上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该标准具有性能高,算
激光信号在经过随机变化的大气信道时,常常伴随着大气对信号的散射,吸收作用。除此之外还会受到大气湍流的影响,引起光束漂移,光斑闪烁,扩展和到达角起伏等现象,产生波前畸变,严重影
高光谱图像的数据量非常庞大,给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带来困难,同时高光谱图像的数据非常宝贵,有损压缩会对后续应用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因而无损压缩成为首选方案。高光谱图像同
当前经济发展迅猛,因对电力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而使电网系统的安全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而电能质量的优劣是确保整个电力系统能否安全平稳运行的关键,电压质量又作为衡量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参考项,因此该指标逐渐成为电力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同时影响电压质量的要素包括无功优化,因而对电力系统采取合理的无功规划尤为关键。合理的无功优化,在有效的改善整个电网的无功分布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系统的有功损耗。电力
随着宽带无线通信的迅速发展及移动用户数量增加,移动数据业务成为移动通信的重要领域。LTE(Long term evolution)日渐成为主流的通信系统方案,基于GPP(General purpose proc
在互联网、信息通信等技术目益革新的时代,如何能够有效保护数字产品版权成为一个愈发迫切的问题。数字水印技术通过特定的方式将水印信息隐藏在数字产品中,当发生版权纠纷时
为了满足用户对无线通信系统日益增长的速率需求,现今的通信系统广泛采用多天线技术和全频率复用以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因此小区间干扰不可避免地成为了限制系统性能的重要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