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30年来的相关保护实践表明:历史地段的保护应由单纯的物质空间层面到复合、多元的整体环境,应该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及技术等诸多因素。近年来国内历史街区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及管理实施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在编制方面对于业态、人口构成等动态要素考虑不足,管理方面对于保护建筑的等级和分类方面相关部门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和争议。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要素、保护特点及保护方法的研究,提取出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因子,将动态保护因子分为动态因子和静态因子分别研究,并结合五大道的保护实际,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动态保护综合评判模型,并进行权重赋值,定性、定量的综合考虑静态和动态因子,综合把握历史街区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构成,以此建立较为科学、完善的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以更好的指导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相关的保护实践证明:静态因子按照保护规划和相关保护图则的控制要求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护控制,然而对于历史街区的经济、社会结构和构成、人口及交通问题等动态变化的因素的研究和编制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进一步以五大道为示范地块,研究了社会结构与人口规模、空间布局与产业业态、交通发展模式三方面的动态因子,进一步提出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中一些具体的实施和控制措施。第一章是课题提出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相关研究方法、研究概念的界定和研究框架。第二章是结合国内外相关实例从保护因子界定和保护特征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国内外对于保护要素界定和保护方法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值得借鉴的地方。第三章提出“保护因子是基于保护价值的要素提取”这个观点,对保护要素的动静态进行解析,并通过因子分析法整合保护要素,提取出动态、静态保护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天津五大道动态保护因子综合评判模型,并求出相关权重值。第四章对天津五大道的社会结构与人口规模、空间布局与功能业态调整和交通发展模式等动态因子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关的实施策略。第五章侧重于五大道的整体保护策略,主要通过对不同保护因子的评价建立保护强度和保护时序模型,从而来分级分期实施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