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是人们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针对所遇到的住房问题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所以住房保障是政府对不具备基本住房支付能力的社会成员进行的帮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住房制度也在同步的改革,从完全福利化的分房制度到市场供应和政府保障的双重体系,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市场机制运作效率的过度强调使得住房失去了其福利保障的性质,一部分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难以得到解决,使得住房问题成为社会和民众广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和利益诉求。公共租赁住房是中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一次创新,能够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城市居民提供与其消费能力相适应的住房,保障其“住有所居”。北京市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少人多,且住房价格高企,一部分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不能有效地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北京市的公租房建设始于2009年,本文结合对于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实习期间对公租房建设管理单位的实地调研,对北京市公租房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梳理,全面剖析了北京市的运行机制。其次通过对公租房的需求和供给的定量分析,指出公租房建设仍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由于公租房初期投资大且回收期长的特点,使得公租房的资金来源单一,仅依赖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市场参与度低,而资金正是制约公租房建设发展的瓶颈。随着十二五期间对于公租房建设力度的加大,北京市作为一个先行的试点城市,完善目前的公租房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公租房定位不清,明确政府在公租房建设运营中的主导地位,在完善地方性的管理办法和制度之后,适时出台国家层面的法律以便更加明确公租房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针对现行北京公租房运作机制不畅,提出构建规划供应体系、进退管理体系、资金运作体系、支持性体系,提高公租房建设和运营的效率;在保证财政资金高效运用的同时,也要着力发展和改革金融体系,更好地发挥对住房市场的支持作用,提高市场参与度。有效地完善公租房的运行模式之后,未来也可将其与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并轨运行,提高机构运行效率,为不同收入居民提供不同层次的住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