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间接证据定案规则是指在缺乏直接证据的情况下,运用间接证据认定被告人有罪时需要满足的条件。2012年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刑诉法解释》)第一百零五条从证据能力、证据关系、证明体系、证明标准、证明过程这五个方面明确了我国刑事案件中间接证据定案规则的内容。在此之前,依靠间接证据可以定案就已经在司法实践中成为共识并加以适用。随着犯罪者反侦查意识的逐渐增强和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犯罪行为日益隐蔽,实践中能够获取的直接证据越来越少,借助间接证据查明案件事实、对犯罪分子定罪处罚的需求与日俱增;与此同时,渐趋完善的间接证据理论、孜孜不倦的实践探索和突飞猛进的刑侦技术为运用间接证据定案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条件。然而,本应大有作为的间接证据定案规则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成为处理诸如“零口供”类案件的利器,在司法实践中面临着众多困境。本文以间接证据定案规则为研究对象,从我国间接证据定案规则的现状出发,结合具体案例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与间接证据证明机理的比较,澄清其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间接证据定案规则的建议以及实际运用时的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以一则典型案例作引,展现了间接证据定案规则对于案件处理结果的决定性影响。在梳理我国间接证据定案规则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基础上,解读间接证据定案规则各条规定的具体内涵:间接证据的真实性、证据之间的印证性、证明体系的完整性、证明结论的唯一性以及证明过程的合理性。同时,通过检索相关法律条文、学术成果、司法适用等情况可以发现,由于理论的不成熟、立法的匮乏和司法体制问题,间接证据定案规则在我国的整体适用情况并不理想,具体运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二章从应然的角度对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证明机理进行解读和剖析,厘清间接证据的概念,反思和澄清我国通说中在语义层面的误区,从“间接性”、“结合性”和“案件主要事实”三个方面去准确把握这一概念,为分析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证明机理奠定基础。区别于直接证据传统的验证证明模式,间接证据需要辅以推论来构建案件的主要事实,故采取以推论为基础的体系证明模式。第三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阐述了对我国间接证据定案规则的反思。其一,在审查间接证据时,在方式上只重视对全案证据的综合分析而缺乏对间接证据的单个审查;在内容上片面强调间接证据的真实性而忽视间接证据的相关性和合法性,且以印证作为判定间接证据真实性和相关性的标准存在问题,缺乏对实物类证据的鉴真规则。其二,所采用的印证证明模式与间接证据定案的体系证明模式不符,全案间接证据的印证难以达成。其三,由间接证据的特性可知在运用间接证据定案时无法形成证据链,因而也就不能用印证的方式去构建证明体系,而是以推论链的形式构成推论体系;其四,“排除合理怀疑”与“结论具有唯一性”存在逻辑矛盾,导致在间接证据定案时需要达到更高的证明标准,证明难度大且难以把握。第四章是在对比运用间接证据定案之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对重构我国的间接证据定案规则提出建议:首先是全面审查在案的间接证据,包括独立审查单个的间接证据和综合分析全案的间接证据;其次,建构合理的证明模式,采用更加符合间接证据特点的体系证明模式;再次,采用统一的证明标准,并从主观和客观、正向和反向双重把握;最后,只有正确运用逻辑推理和经验法则才能尽可能降低推论的或然性,提高运用间接证据认定案件主要事实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一起故意伤害案件,阐释重构后的间接证据定案规则在具体案件中如何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