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各种颌骨、牙周、根尖周慢性炎症中,病灶区都会形成病理性的骨吸收,其中尤以牙周炎症骨吸收最为严重广泛。牙周病是一种影响牙齿支持组织的感染性疾病,表现出广泛的临床、微生物和免疫学临床特征,并与多层面的特异性感染因子、宿主免疫反应、环境因素及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的动态交联反应相关。牙周治疗的理想目标是牙周再生,即“完全的牙周结构与功能性再生”。MicroRNA分子在1993年由Lee等首先发现存在于线虫细胞内,继而被证实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是真核细胞中一类非编码调节性RNA,成熟的microRNAs通过识别并结合靶向互补mRNA3`非翻译端,遏阻蛋白翻译和或调节mRNA的稳定性,发挥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参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免疫防御、衰老、疾病等的过程,被认为是先前生理与疾病研究中所缺失的环节。Lee等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了正常与炎症牙周组织中的差异表达MicroRNAs;Zhou等发现miR-18a等可促进牙周膜来源干细胞的骨向分化,而miR-23a参与调节成骨细胞的分化;Liu等人的研究发现MicroRNAs可持续调节炎症环境中牙周膜来源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现在人们对炎症骨吸收机制的认识并不完全,其中MicroRNAs是否起了作用?如果MicroRNAs在炎症环境中调控骨改建,那么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实验目的1观察大鼠实验性牙周模型中牙周炎症环境中骨吸收的的发生、发展及自愈情况,为后期动物体内移植提供实验基础。2建立下调和过表达miR-23a的大鼠成骨细胞,为后期体内移植做准备。实验内容1采用结扎上颌右侧第一磨牙的方法,诱导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发生,32只雄性SD大鼠(第四军医大学动物中心)(200g±50g)随机分为4组:结扎7天组;结扎28天组;结扎28天后继续喂养7;结扎28天继续喂养28天;实验结束后取颌骨-牙体-牙周联合样本,做micro-CT扫描,用于作三维影像重建测量;脱钙后石蜡包埋切片,用于HE染色、OP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TRAP染色,观察牙周炎症和骨质吸收情况。2选用新生SD大鼠籽鼠颅骨,II型胶原酶联合EDTA消化,改良组织块法培养成骨细胞,取传代第一代及第二代生长期细胞,经由ALP、茜素红染色鉴定,MTT测其增殖率;慢病毒构建工作由上海吉凯基因化学技术服务公司完成,将获得的慢病毒载体转染成骨细胞,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染结果并照相,并计算MOI值。实验结果1(1)结扎7天组牙龈组织内炎症浸润,牙槽骨表面有破骨细胞生成,牙槽骨高度和根分叉下骨密度值稍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结扎21天组炎症范围扩大,牙槽骨表面排列有大量破骨细胞,牙槽骨高度和骨密度值下降明显,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结扎21天后去结扎7天组炎症减轻,但仍有大量破骨细胞排列于牙槽骨表面,牙槽骨吸收情况缓解,骨密度值稍上升,但与结扎21天组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4)结扎21天后去结扎21组牙周组织基本恢复正常,偶见破骨细胞,牙槽骨高度和骨值密度值明显增加,与结扎21天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LP、茜素红染色鉴定结果显示所培养细胞具有成骨矿化能力,为成骨细胞样细胞;共聚焦图片显示慢病毒转染成功,且可持续表达。结论1利用结扎法可成功诱发大鼠牙周炎,去除结扎丝后,牙周炎症得到控制,牙周组织的再生修复能力启动,牙周骨质再生。2成功分离、培养并建立慢病毒转染的大鼠成骨细胞,miR-23a-up和MiR-23a-down慢病毒体系在转染的成骨细胞及其传代后的成骨细胞中均可持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