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交流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青藏高原位于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是连接东西亚、南北亚甚至欧洲的交通枢纽,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研究青藏高原史前人类的交流路线,对于理解人类在极端环境的扩张与征服的艰辛历程及文化交流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海拔、坡度、起伏度、植被、河流为自然因子与史前文化遗址共同构成数据源,构建基于最低成本路径-多点间联通循环累积分析方法,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与R语言程序,重建青藏高原新石器-青铜时代文化区内与区间的交流路线,并分析路线在不同时期的演变情况、自然因子情况如长度、坡度等因素,探讨路线演变的驱动因素,得出以下结论:本文共重建62条一级路线,其中新石器时代路线27条,长度共计6128km;青铜时代35条,8911km。路线主要沿河谷分布,河谷为史前人类向高原扩张的重要通道;新石器时代,路线集中分布于高原东北与东部边缘地区且长度较短,高原腹地分布稀少,整体呈现边缘月牙环绕型态势;青铜时代路线开始由高原边缘向高原腹地扩张,长度和数量上均有所增加;但藏北地区路线出现消亡,推测与青铜时代气候变化恶化,迫使人类生业模式发生转变,逐步退出该区有关;文化区内部路线长度逐渐增长,区间路线长度缩短,总体呈现边缘环绕-腹心联网型分布格局,意味着交流水平显著提高。通过考古证据印证发现,彩陶(粟黍)之路、玉石之路、羊-麦作-青铜器包裹体传播之路与重建路线有较高一致性,本文实现上述考古概念路线的精细化与具体化;考古证据从侧面印证,青藏高原史前交流从未间断且较为活跃;路线的功能众多,包括人口迁移及伴随的文化特质下的技术、生产资料、商品等交流与传播,同时也渗透了精神文化的要素,显然早期路线为之后丝绸之路等路线的开通及其贸易交流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此外,通过对气候、人文等因素的探讨发现,高原早期路线的演变受气候变化、人口增殖、技术(粟黍-麦类种植、动物驯养等)、战争等因素影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