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介环境学派是继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之后的传播学第三大学派,它揭示不同的媒介形式其隐含的、固有的结构,揭示媒介对人的感知、理解和感情的影响。尼尔·波兹曼和保罗·莱文森分别是媒介环境学派第二代和第三代的代表人物,莱文森师从波兹曼攻读博士。薪火相传的师徒二人,传播思想却背道而驰:波兹曼对电子媒体大加挞伐,是“技术悲观主义”的代表人物:而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理论”和“补偿性媒介理论”,吹响了“技术乐观主义”的号角,也旗帜鲜明地和恩师分道扬镳。
作为媒介环境学派的两代代表人物,为什么会出现“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本文试图找到他们之间思想的分水岭。而目前国内对波兹曼和莱文森的研究尚乏善可陈,许多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译介阶段,尤其是莱文森,并不为许多学者所熟知,更谈不上对波兹曼和莱文森的比较研究。虽然北美的媒介环境学理论发展比较迅速,但是继英尼斯和麦克卢汉这两颗巨星之后,对在他们光芒掩映下的尼尔·波兹曼和保罗·莱文森的理论还是缺乏更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本文旨在弥补这一空缺。
媒介环境学理论是波兹曼和莱文森研究的共同范式,这给本文提供了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在该理论内在的逻辑分析框架下,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得出波兹曼和莱文森二人的媒介思想在以下方面存在分歧:不同的媒介形态孰优孰劣;媒介的演化究竟是颠覆了社会文化还是朝着人性化的趋势发展,人在这过程中是扮演着积极还是消极的角色;媒介对人类社会的各方面,包括认知、教育和政治究竟是产生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最后,本文从波兹曼和莱文森的理论来源、研究方法与视角、学术风格以及个人与社会时代背景这些方面,探析波兹曼与莱文森理论背道而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