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及地方“十三五”时期新型城镇化规划文件的出台,城镇化建设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求。当前,贵州的城镇化建设已基本形成了城乡空间格局,具备了基础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以及产业支撑平台,奠定了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基础。然而,贵州却长期受限于传统投融资体制的资金瓶颈制约,亟待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确保金融支持的高效有序。在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区域的金融发展水平,这就不仅需要金融主体本身内在的拉动力,也需要金融生态环境外在的助推力。通过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来促进贵州金融的发展,从而支持城镇化建设是破除贵州发展中的资金瓶颈的必要手段。“金融生态环境”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国内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贵州省城镇化进程为研究背景,以金融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立足于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和优化,结合现实基础,从理论构建、现状分析、综合评价、政策建议及结论展望5个方面展开研究。在第二章理论构建部分,通过概念界定、阐述理论、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贵州省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和范围;第三章在分析金融发展、城镇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从经济社会环境、政府治理环境、信用文化环境及法律制度环境四个方面,就各自的内涵因素分析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第四章通过构建贵州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选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最终得到各指标的因子载荷、公共因子得分及贵州省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第五章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从知识产权、对外贸易、城镇建设、金融法制等九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贵州省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研究展望。通过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贵州省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生态环境由经济社会环境、政府治理环境、信用文化环境及法律制度环境构成。与前人研究成果一致的是,经济社会环境并不是构成并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唯一要素。政府治理行为通过财政收支、城市建设及社会保险行使管理职能,实现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经济调控,从而影响金融生态环境;信用文化表现为教育资源、公共文化、社会信用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提升,能够通过提高居民素养、增加失信约束等方式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法律制度则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及运用、金融立法、金融执法等方面对金融生态环境构成影响。2、根据本文选取的指标及评价方法,在综合评价体系的42个指标中最终获得4个公共因子,累计贡献率96.099%,表征经济开放度的对外贸易与法律制度是贵州省金融生态环境的首要影响因素,政府治理及教育资源因素对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次之。更加具有代表性的是,本文独创性地引入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邮电业务量”、“城市用水普及率”等城镇化建设指标拥有较高载荷,证明了城镇化进程对于金融生态环境具有直接相关的作用。本文基于贵州省的改革发展实际及后发赶超的战略定位,对于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是一次尝试,由于多方面主客观条件制约,理论剖析及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还存在一定局限,有待进一步论证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