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是我国水稻上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利用人工饲料对其进行饲养是获取更多虫源用于实验的重要途径。寄生蜂是害虫主要的生防资源之一,通过繁育特定的寄生蜂并进行野外释放,可在不污染环境并维持生态平衡条件下,有效地控制害虫的为害。对寄生蜂寄生习性的认识,可以有效提高寄生蜂的繁殖和利用效率。纵卷叶螟绒茧蜂(Apanteles cypris)是稻纵卷叶螟的优势性寄生蜂,在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危害上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以稻纵卷叶螟及其幼虫期寄生蜂纵卷叶螟绒茧蜂为研究对象,在温度为25±1℃、光照强度约为2000 lux、相对湿度为80±5%人工气候箱内的恒温恒湿条件下,探讨了人工饲料下稻纵卷叶螟幼虫的存活率、大小及取食量等参数,并观察记录了纵卷叶螟绒茧蜂对人工饲料下的寄主幼虫的寄生行为、对寄主龄期选择、小蜂的发育历期以及寄生行为对寄主幼虫的生长影响,以期为纵卷叶螟绒茧蜂人工繁殖提供参考。 从田间采集获取稻纵卷叶螟幼虫以及被纵卷叶螟绒茧蜂寄生的幼虫,饲养获得稻纵卷叶螟成虫和纵卷叶螟绒茧蜂。利用湿纱布为载体,获取稻纵卷叶螟虫卵,在实验条件下,卵的孵化率为76%,卵随发育历期延长,趋于减小。稻纵卷叶螟幼虫可以利用实验配置的人工饲料饲养至化蛹,幼虫期历时为26.33±2.31 d,幼虫随发育历期延长而增长,但在末龄幼虫化蛹前,幼虫收缩变短。利用人工饲料饲养的幼虫,饲养至化蛹的存活率为17%,幼虫的死亡主要集中在1龄期,3龄以上的幼虫几乎均能饲养至化蛹。在培养15 d内,幼虫的取食量增加不显著,但随后取食量随培养天数的增加呈显著增大趋势;幼虫的取食主要集中在4龄和5龄,取食量分别占总取食量的46%和29%,4龄幼虫取食量最大,5龄次之。 纵卷叶螟绒茧蜂可以对利用人工饲料饲养的稻纵卷叶螟幼虫为寄主,小蜂并不对孵化3d内的1龄幼虫产生寄生行为,对其余各龄期阶段的幼虫均有寄生行为发生,在2龄和3龄幼虫上寄生行为发生频率最高。小蜂在其余龄期幼虫上并不能成功结茧,在2龄和3龄幼虫上形成的蜂茧数以及成功羽化小蜂数不存在显著差异;进入2龄3d内的幼虫上羽化的小蜂数显著少于2龄后期幼虫,3龄前期和后期寄主幼虫中羽化小蜂数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寄主为2龄前期时,小蜂发育历期最长;2龄后期和3龄前期幼虫中,小蜂发育历期分别为15.14±2.57和16.67±3.79 d,3龄后期幼虫小蜂发育历期为21.5d。2龄后期和3龄前期的幼虫均较为适合纵卷叶螟绒茧蜂繁殖;与其它龄期幼虫相比,小蜂对它们具有更显著的倾向性,但对2种幼虫间的选择频率不存在显著差异。与未被寄生的3龄幼虫相比,被寄生后的3龄幼虫在发育中身体显著较短,虫重较轻,取食显著减少,在经1次蜕皮后,被寄生幼虫死亡,小蜂幼虫钻出结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