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假体植入后,假体脱位已成为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第二常见并发症。脱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表现为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及双下肢长度改变等症状。在正常情况下,髋关节的股骨头假体和髋臼内衬之间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并几乎接近完整的髋关节解剖生理值。大多数脱位以后脱位最常见,当髋关节发生屈曲、内收及内旋时,假体颈部撞击髋臼前缘,假体头就会从内衬中脱出。髋关节囊和外旋肌群是髋关节重要的后方稳定结构。关节囊通常是由致密的纤维组织组成的不规则结构,有三个主要的(韧带)加厚区,分别呈螺旋形、斜形和弓形走向。髋的外旋肌也有很多,如梨状肌、闭孔内肌、孖肌、闭孔外肌、股方肌和臀大肌等。这些肌肉从骨盆抵于大转子,均居于髋关节垂直轴后方,其收缩会引起股骨外旋,因此修复这些肌肉会明显降低脱位的风险。在以往的研究中,髋关节置换术后治疗脱位的方法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包括闭合复位和手术干预,其中修复关节囊和外旋肌群可有效降低髋关节的脱位率,与保守治疗相比,对其术后脱位复发的减低程度有一定的优势。现在,修复外旋肌群和关节囊可以使大多数换髋术后患者获益,特别是高龄患者,已经被认为是治疗后方不稳的“金标准”。在以前的文献里,并没有提到用锚钉修复梨状肌的报道。随着手术的改进以及医生对髋关节认识的提高,锚钉固定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修复方式。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在不同部位修复后关节囊、外旋肌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意义,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后脱位的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从2011年3月至2013年03月,从我科室经后外侧入路并接受初次髋关节置换术的125例患者,以不同的修复方式随机分成A、B、C三组,患者数分别为34例、32例、37例,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病程、骨折类型、合并其他内科疾病、假体选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中将A、B、C三组的梨状肌群止点分别选在臀中肌肌腱、股骨大转子和梨状肌窝处,A组采用修补缝合至臀中肌肌腱的方法,B、C组均采用锚钉固定的方法,以修复保留的后关节囊及外旋肌群。对A、B、C三组术后早期髋关节脱位率、术中测试患髋在不同角度下的内旋范围进行比较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B、C三组的术后早期髋关节脱位率分别为:1、0、0例。各组患者的髋关节和膝关节在术中分别屈曲至90°,且髋关节内收0°时,髋关节内旋范围的组间比较显示,C组低于B组,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的髋关节在术中屈曲50°,膝关节屈曲90°及髋关节内收30°时,髋关节内旋范围的组间比较显示,C组低于B组,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的髋关节在术中屈曲80°,膝关节屈曲90°及髋关节内收30°时,髋关节内旋范围经秩和检验比较显示,C组低于B组,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的髋关节在术中屈曲至30°,膝关节屈曲90°及髋关节内收30°时,患者的内旋范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的三种修复方式中,其中B、C组可减少早期脱位率的发生,C组的修复方式不仅能使梨状肌群原位固定,而且在降低患髋内旋范围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