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综合产业组织、管理学、国际经济学等理论关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相关研究成果,试图建立产品内国际分工理论较为完整的研究框架,包括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理论演变、动因分析、实证度量方法以及经济效应分析;并在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理论框架构建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引入管理学上全球价值链理论,探寻产品内国际分工的运行机制,运用已有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视角下的产业升级,并结合我国现有的大国经济背景,对我国产业升级给予政策建议,寻找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对策思路。
本文主要分八章,主要结构如下:
第一章,导论。内容包括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主要内容与论文结构,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理论基础,包括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演进过程及其产生的动因分析,主要从外在动因和内在动因两个方面来阐述产品内国际分工成为世界经济潮流的基本决定因素。
第三章,主要介绍测度产品内国际分工指数常用以及近期提出的实证研究方法,并对我国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测度文献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本文的测度方法,即按照中国作为承包方(加工贸易出口)和发包方(国际外包)两个角度对产品内国际分工进行两维度量。
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理论探索,按照中国作为承包方(加工贸易出口)和发包方(国际外包)两部分对产品内国际分工进行度量,区分产品内国际分工为两维的指标--加工贸易出口和国际外包。运用相关数据实证测量了我国的产品内国际分工指数,进一步分析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和制造业国际外包的特点。
第五章,主要分析了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经济效应,从加工贸易与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制造业国际外包与生产率增长效应、制造业国际外包与能源利用效率、产业集聚与国际产业转移方面进行论述。
第六章,论证了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全球价值链之间存在耦合性,二者是同一现象的两个学科解释,内涵上具有一致性,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全球价值链是产品内国际分工在全球范围内的运行机制。本章主要分析产品内国际分工的运行机制--全球价值链,介绍了全球价值链的驱动机制与治理模式,并分析了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下的产业升级和产业集群升级问题,为后文的产业升级政策建议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七章,首先介绍东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东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产业发展到一定层次后,必然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通过结构调整来实现产业升级。再次分析了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和我国现阶段国内需求市场、人口规模以及交通等背景。基于经验介绍和我国自身的产业升级背景,并结合上文对我国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现状分析,本文从加工贸易、国际外包和产业转移与集聚等三个方面给予政策建议。
第八章,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展望。在前面各章分析基础上总结出论文的主要结论,指出本文的研究不足,并指出论文后续研究方向。
本文围绕着产品内国际分工所引致的产业升级问题这条主线,在分析的过程中充分吸收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梳理、凝炼、提升,主要做了如下工作和创新:
(1)产品内国际分工涉及生产过程中一系列工序或区段,因此实证研究需要考虑价值链条的整个环节。以往度量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实证文献很少考虑到价值链条中涉及的每个环节,本文进行了初步理论探索,把价值链区分为两部分,按照中国作为承包方和发包方两个角度对产品内国际分工进行度量,区分产品内国际分工为两维的指标--加工贸易出口和国际外包。加工贸易出口是从出口中间产品的角度来考察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国际外包是从进口中间品的角度来考察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
(2)以往关于产品内价值链分工的研究,大多是理论分析,本论文构建了基于中国数据的计量经济模型,对相关研究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采用实证方法分别分析了加工贸易和国际外包的经济效应。本文通过计量模型检验了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并从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利用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产业集聚与转移等视角分析产品内国际分工经济效应。按照SITC分类的加工贸易出口商品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EL)和资本密集型产品(EC),分析了1980-2007年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出口结构的演变对GDP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实证检验国际外包对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以及能源利用效率时,把国际外包区分为国际实物外包和国际服务外包,得出不一样的结论,这要求我国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对二者要区别对待。
(3)本文既考虑了产业升级一般规律,又考虑了中国具体的国情,从而本文的政策建议更加有理论依据。在政策建议部分,首先介绍了东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产业发展到一定层次后,必然要经历一个升级的过程;并分析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和我国现阶段国内需求市场、人口规模以及交通等背景。基于经验介绍和我国自身的升级背景,并结合上文对我国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现状,本文从加工贸易、国际外包和产业转移与集聚等三个方面给予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