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砻江新龙水电站近坝右岸倾倒变形体失稳模式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pf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龙水电站坝址位于新龙县城上游5km处相地村雅砻江干流上,水库正常蓄水位3107m,相应回水长度约26km、库容约0.83亿m3,电站装机容量240MW。新龙水电站近坝右岸分布有倾倒变形体,前缘位于河水面与公路之间,后缘伏于V级阶地之下,变形体顺河向长约1400m,横河向宽约170m,前后缘高差约300-310m,水平分布深度20-80m,一般40-60m,方量约1600万m3。倾倒变形体是右岸坝肩开挖及未来水库蓄水后的边坡稳定性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本文通过对倾倒变形体所在地质环境调查,利用钻探、硐探和地球物理勘查的方法对变形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形破坏特征等进行了详细勘探,并按不同倾倒变形程度进行变形体分区,确定其可能失稳模式,最后通过极限平衡法和三维有限元模拟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主要结论有:(1)倾倒变形体以板岩为主,板理极发育,岩性较软弱,岸坡岩体陡立,且河谷走向与岩层走向小角度相交,伴随雅砻江下切,地壳相应抬升,使得岸坡岩体向临空面发生倾倒~弯曲、弯曲~拉裂、弯曲折断形成潜在底滑面的失稳模式。(2)通过现场调查、平硐测绘和物探剖面测试,对强、弱倾倒变形体进行了合理划分,强变形体变形后的岩层倾角在10~40。,而弱变形体变形后的岩层倾角在40~70。;依据倾倒变形体发育特点及岸坡现状稳定性,将其划分为A1、A2及B三个变形区,其中A2区表部强变形体整体稳定性一般,局部稳定性较差,但比A1区总体稳定性稍好,B区强变形体整体稳定性良好。(3)野外调查显示,倾倒变形体表层存在坍滑的可能,尤其是A1和A2区,其破坏模式为牵引式,即前缘锁固段受损,滑动后导致中后部沿强或弱变形体折断形成整体滑动。因此在倾倒变形体稳定性计算中,按强、弱变形体折断形成整体滑动进行分析评价。(4)对倾倒变形体稳定性计算分别考虑蓄水前、蓄水位和水位骤降三种工程条件,叠加天然、暴雨和地震三种工况,计算结果表明其在天然状态下,强、弱倾倒变形体整体稳定,强变形局部存在掉块落石的可能;在暴雨或地震工况下,强变形体存在部分或整体失稳的可能。(5)采用Flac3D有限差分法对倾倒变形体应力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变形体蓄水前、后的天然及暴雨工况下,应变增量和位移量微小,未出现塑性屈服,整体稳定;但蓄水前、后的地震工况下,强变形体应变增量和位移较大,强变形体整体出现塑性屈服,坡体稳定性变差。且A2区由于地形因素,应变增量和位移量普遍大于A1区。同时弱变形体由于受到上覆强变形体大变形的牵引也变现出一定的位移和塑性屈服,但范围较小。蓄水后水位骤降工况下,变形体应变增量和位移较大,强变形体整体出现塑性屈服,坡体不稳定。该结果与变形体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相吻合。
其他文献
<正>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特殊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
步行街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随着生活步伐不断加快,步行街逐步沦为商业的“附属品”,失去原有的“场所感”文章通过“场所精神”理论对徽州古村落中的街巷空间
锑(Sb),与砷(As)同属元素周期表第VA族,具有相似的化学及毒理性质。随着我国锑工业的迅速发展,锑矿开采、含锑矿渣以及废物的溶出释放等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高浓度锑的有毒废水,导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地面公交客流的流失,机动车保有量的激增导致道路交通拥堵现象日渐严重,修建地铁显然成为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方式。地铁运输组织是地铁实现正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igital Speckle Correlation Method,DSCM)是随着光电子信息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测量物体表面变形场的无损方法。数字散斑方法是一种非
本文概述了400GF-3T天然气发电机组的原理结构、技术特性及其在海洋石油平台上的应用。利用天然气机组代替柴油机组有许多优点,将成为海上采油平台或陆上油气开发的主要动力。因此,400GF-3T机组
视频监测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一部分,是现代化智能技术的代表。它已成熟地运用在道路交通系统中。视频监测在航海方面的应用也在逐步发展中,通过它获取船舶信息的流量、长度和
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探讨心理健康标准的角度不同,其结论也不尽相同。结合对当前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分析,对心理健康标准
在“中国梦”全新视域背景下,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理论需要、现实需求日益凸显、日渐重要。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环节,是习得爱国认知、培养爱国
以中国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各届世界性重大比赛相关资料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中国新时期羽毛球的发展水平、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