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阶段是培养身体素质的最佳时期,大学体育教育也是衔接社会体育最为紧密和关键的环节,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意识及体育锻炼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进入社会后的体育观念和体育参与度,将对今后几十年的体质状况产生潜在的影响,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会有如春雨般润物无声的效用。有调查显示,由于现代学生大多缺乏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导致综合素质、身体机能各方面呈现下降态势,可以看出体育锻炼已然成为高校文化建设当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的形成和培养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时代发展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进入大学以后,学生接触更为频繁的是学校体育环境,校园体育文化成为了影响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的主要因素,加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从而进一步增强大学生体魄、提高身体健康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生今后的素质发展具有奠基功能,并产生显著的终身效益。本研究借助体育锻炼行为及校园体育文化的理论背景,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发放问卷调查、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8所福建省高校大学生作了一定深度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中,男生的锻炼频率、锻炼时间及锻炼强度均高于女生,大学生运动方法、技能主要还是从体育教学中学习。2、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主要是为了愉悦身心、缓解压力,体育锻炼意识主要来自于常规课堂学习,其次是通过同侪间的互动交流形成。3、学校硬性设施越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求,则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越高;对体育教学方式满意度越高,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越多;学校更多的进行体育比赛的广播以及体育知识文化的宣传,则学生的体育参与度更高。4、近一半的大学生对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或传统体育活动评价不高,竞技水平越高,运动队形成的运动精神风貌越发良好越能够感染学校师生。5、大学生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及单项比赛、社团工作的开展普遍认可度不高。6、对学校体育活动氛围与精神风貌的评价中有较高比例的学生表示了肯定的态度,反映出福建省高校校园总体上还是形成了较为良好的体育环境和运动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