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世纪的远去,消费享乐时代的到来,趋乐避苦日渐成为时尚,大众审美文化日益泛滥,人们拒绝崇高、消解诗意、告别悲剧,而追求休闲放松、迎合平庸普通、拥抱喜剧逗乐,从而使得让人饱受悲苦、备受折磨的悲剧愈来愈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然而,现实的悲剧性仍然时时存在并且困扰着大众。在大众审美文化的潮起潮落中,仍有悲剧的回声。加之悲与喜乃是相对而言。鉴于此,本文从悲剧中屡屡涉及到的死亡切入,对悲剧主人公的死亡与悲剧审美效应的关系作一番探讨论述,以阐明死亡意象在悲剧中的审美作用。笔者以为,悲剧主人公的死亡是促使悲剧之悲情向美感转化的“催化剂”,并且,主人公之死将悲剧的美感升华到一个更高层次。通过欣赏悲剧,可以使审美主体的生命拉紧,且日益丰盈,使沉闷单调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生命的否定。人的存在是“向死而生”。死亡作为人的存在的最大可能性,总在前方悬欠着、威逼着。死亡是对生命的否定。悲剧作品中所涉及到的主人公的死亡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死亡现象,而是对现实中死亡现象的消解与美化,是一个艺术化的死亡意象。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生命的有限性,因而需要借助于情感和想象等意识活动来反抗和超越死亡。其主要的反抗方式有宗教和艺术两种。宗教靠信仰克服死亡、超越死亡;而艺术则靠想象力虚设一个生命永恒的艺术空间和境域来满足人不朽的欲望。艺术家从艺术创造过程中感悟生命的不朽,以艺术的物化形态作为生命不朽的象征。作为艺术的悲剧以诗化的诗言来描摹主人公的死亡,就是为了消解现实死亡带给人的紧张、忧虑和不安,是为了有效地超越死亡。 二、悲情与美感。悲剧性是悲剧的核心内容,悲剧意识是对悲剧性的文化把握,其载体是悲剧性艺术。悲剧的内容总是令人悲伤痛苦之事,而欣赏悲剧却能 一1 一给人以快感。人类的情感认识活动都涉及主体、客体和活动三个要素c从客体方面说,悲剧快感产生于其形式对内容的压倒,以艺术手段对悲伤的内容进行处理,从而造成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使主体能以审美态度去对待。从主体方面说,人的情绪反应既是大脑的机能,又是心理的作用。从生理角度看,人的大脑中枢神经活动具有扩散性,易侵入邻近区域,使痛苦与快乐相伴发生。从心理上说,人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会互相促进、互相转化,使痛感与快感相夹杂。从悲剧欣赏活动来说,悲剧的内容总与主人公的受挫、遭难和死亡有关。死亡是对生命的否定,也就是对美的否定。根据“心理堵塞”法则,死亡对生命的否定恰恰是加强了生命的审美价值和意义,也就是使死亡带上了一道眩目的美的光环。 三、死亡意象的审美价值。死亡是促成悲情向美感转化的“催化剂”,并且提高、升华了这种夹杂着痛感的美感。死亡的悲剧主人公的性别不同,其死亡的审美价值和意义也不同。男性主人公之死多体现伦理道德意义的崇高;女性主人公之死多体现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弱美。此外,具有个性化色彩的不同的死亡方式也具有不同的美感。因此说,悲剧艺术文本中的死亡意象是审美领域的黑色花蕾,它会蜕掉恐怖的外衣而显出诗意的美。死亡之美属于美的最高的虚无状态和悬浮状态,也是精神的极大审美自由,只有在死亡的体验中才能真正体悟到美的快适和愉悦。死亡意象之美感是一种否定的喜悦,痛感中的快感。因此,悲剧审美会使审美主体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看到人性的可贵,会激发其生命力,且使之日益丰盈,充满激情地去感受,去生存。 总之,无论现世主义如何泛滥,消费时尚如何汹涌,死亡的阴影总是笼罩着每一颗现世的灵魂。现实悲剧性依然存在,悲剧性艺术仍未退场。靠否定增加喜悦的悲剧仍在引导人们反抗死亡、超越死亡。欣赏悲剧是一种纯精神性的审美活动,悲剧快感的发生是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审美活动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悲剧快感的强度与主人公所遭受的灾难、挫折及死亡等否定因素的惨烈程度有关。死亡是最惨重的否定,故而是促使悲情向美感转化的契机,而且使悲剧的美感得以提升和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