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方法连续选取于2015年7月~2017年2月就诊于唐山市工人医院心内科诊断为稳定性心绞痛,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参考血管直径>2.5 mm,提示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介于40%~90%的患者79例进入研究,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5.56±9.53)岁,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2例,随机分为FFR组(39例)和CAG组(40例),分别完善FFR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FFR组中,以FFR≤0.8时作为置入支架指征,CAG组中,依据所测得的病变狭窄程度决定是否行PCI治疗。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均给与标准抗冠心病药物治疗。术后进行1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支架植入个数、再住院以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缺血导致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性。结果本研究共选入81例患者,被纳入最终统计分析共有79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5.56±9.53)岁;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2例。FFR组39例患者涉及冠脉病变共77处,CAG组40例患者涉及冠脉病变共79处。1两组患者基本临床情况例如性别、年龄、心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分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2两组患者冠脉造影提示病变特点如病变分布特点(单支、双支、多支)、病变数目、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等方面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3 FFR组所有病变共植入支架29枚,CAG组共植入支架45枚,FFR组支架植入的数量明显比CAG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随访情况:两组患者在手术后1个月、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在再住院比例、MACE事件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12个月随访:FFR组中有3例患者复发心绞痛,发生率7.7%;再住院患者有2例,发生率5.1%;其中有1例患者因心绞痛频繁发作,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CAG组中有12例患者复发心绞痛,发生率30%;再住院患者有10例,发生率25%;其中有1例患者因支架内再狭窄行血运重建治疗,另外2例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病情进展行血运重建治疗。两组患者在手术后12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在再发心绞痛以及再住院发生率两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个月、6个月随访CAG和CAG联合FFR检查指导的患者MACE和再住院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差异。2两组植入支架的数量有统计学差异,联用FFR指导介入治疗可降低支架使用数量。3两组患者12个月随访的再发心绞痛和再住院情况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联用FFR指导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心绞痛复发率及再住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