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极端耐干藓类(Dessication tolerance moss,DT)具有“干而不死”(配子体可耐受98%的组织脱水(相当于-540MPa)、“死而复生”(遇水30s内恢复正常生理活动)的耐干特性,近年来,其特殊的耐干特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已成为抗逆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齿肋赤藓(Syntrichia caninervis Mitt.)和银叶真藓(Bryum argentums)是沙漠生物结皮的建群种,也是极端耐干苔藓代表种,前人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系统的研究方法。然而一直以来,有关这2种单克隆材料大量扩繁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其耐干(干燥-复水循环)过程及耐受极端高温的形态及生理适应性仍需精细刻画,银叶真藓适应不同生境(沙漠、高山、戈壁、绿洲)的遗传基础尚未明晰。 因此,本文通过调查2种极端耐干苔藓齿肋赤藓(S.caninervis)和银叶真藓(B.argenteum)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探讨无菌培养条件下2种苔藓快速扩繁体系和不同年龄阶段齿肋赤藓繁殖体的繁殖潜力,最终确定最优快繁方式。基于水和温度两个重要生态因素开展调查研究,一方面通过两种荒漠苔藓对失水-复水三次循环的不同响应,调查不同生理指标和配子体再生情况指标,探索两种荒漠苔藓在极端环境中的耐干机制,丰富耐干生物学认识;另一方面通过两种荒漠苔藓对极端高温的响应性变化,探查高温胁迫下耐干植物组织化学染色变化(DAB(二氨基联苯胺法)和NBT染色(四唑硝基蓝))、表观形态及内部细胞器超微结构变化(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重要基因高温响应表达变化(RT-qPCR方法)以及不同阶段配子体再生能力变化等,进而综合阐述2种苔藓植物耐高温响应机制。此外,利用石蜡切片解剖学和分子遗传标记研究,探查不同生境下银叶真藓的的解剖结构变化及遗传分化,进而解析其环境适应的形态结构及遗传基础。总结出以下三点重要结论: 1.极端耐干苔藓齿肋赤藓和银叶真藓具有强大的克隆扩繁能力 极端耐干苔藓具有强大的克隆繁殖能力,破碎化的繁殖体能够直接产生原丝体和植物新个体。不同组织碎片的再生能力不同,茎、茎尖和绿色叶片的碎片组织更迅速繁殖再生,原丝体扩展更长的距离,并产生了更多的新个体。不同组织碎片与原始出芽时间(P=0.0033),原始扩展距离(P=0.0002)和新个体数量(P<0.0001)的相互作用呈显著性相关。 对银叶真藓组织培养研究,进一优化了步对消毒方式、培养基筛选、激素及糖源的添加指标等方案。在培养基筛选过程中发现,1/2MS培养基适合短期获得鲜绿的个体材料;MS培养基适合原丝体的获得;Knop培养基适合银叶真藓长期稳定的组培。 2.两种耐干苔藓植物具有极端耐高温,干和盐的能力 齿肋赤藓和银叶真藓经过多次脱水-再水化处理,仍可100%恢复到完全脱水及完全复水状态,具有超强的耐干性,而小立碗藓作为本实验研究的参照材料,仅能回复到初始状态的65%左右,是一种耐干敏感物种,此外,小立碗藓只能适应中低度的胁迫,当胁迫浓度过高(150mmol/L NaCl,15%PEG)则会抑制本身的生长;齿肋赤藓对干旱胁迫处理在生理上有一定响应;5%PEG对真藓和小立碗藓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该结果对进一步利用这些材料进行抗逆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在极端高温条件处理下,2种极端耐干苔藓创造了一个耐热新记录,齿肋赤藓和银叶真藓分别能够在120℃20min和120℃30min的极端条件下保持再生能力。本实验从表观结构、生理、细胞、分子等多方面对耐热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的高温胁迫,苔藓叶片细胞膜和细胞器出现一定程度损害,但能够保持配子体再生能力。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细胞的形态完整性遭到破坏,叶绿体解体,但膜结构仍然保持完整。细胞的颜色随胁迫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深,表明细胞受损伤程度增加。分子水平上,热相关基因(HSP70和HSF)、光合相关基因(ELIP,LHCA和LHCB)及干旱相关功能基因(ERF,Tr288和DHN)等对极端温度都具有显著的响应。 3.银叶真藓遗传多样性丰富,且生态适应性强 银叶真藓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居群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分化。对银叶真藓的AMOVA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居群内部的变异占23%,居群间的变异占77%,表明其叶绿体DNA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间。此外,基因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生态环境塑造了特定的基因单倍型,以适应特定环境。 通过干旱地区不同区域、不同生境下18个居群共计540个个体银叶真藓形态及叶片解剖结构进行对比研究,以探查苔藓植物形态结构变异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机制。测定植株个体高度、芒尖长度、叶片的长和宽、植株横切面直径、叶细胞长、宽,并计算叶片和叶细胞的面积及各指标的变异系数(CV)和可塑性指数(PI)等指标。结果表明:总体上,各个指标之间都存在差异性变化,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个体株高降低,叶片芒尖增长,叶面积减小。从细胞解剖结构上看茎叶的横切面大体相似,但高海拔地区(P9-P18居群)茎直径和叶片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和可塑性指数较大。说明银叶真藓的个体和叶片解剖结构具有可塑性,且该特性是银叶真藓适应各种环境的重要方式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