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V/A了”是现代汉语口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固定结构。本文在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以语法化、词汇化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对现代汉语中的“就V/A了”结构进行探讨和研究。论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点明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明确研究对象“就V/A了”,评述前人研究,并对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作了说明。 第二章主要对现代汉语中“就V/A了”结构作共时层面的描写。根据“就V/A了”结构的性质,本文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就+V/A+了”结构,一类是“就V/A了”结构。“就V/A了”在句法位置、句法功能、语义及高频使用等方面不同于“就+V/A+了”,原因在于“就V/A了”结构在演变的过程中发生了语法化,甚至有些词语已有词汇化的趋势。因此,本文以语法化程度较高的“就成了”、“就完了”、“就好了”、“就行了”为例,着重分析“就V/A了”结构的语法化过程。 第三章主要论述“就V/A了”结构的语法化历程。“就V/A了”的语法化首先开始于“就”、“V/A”、“了”三个成分的共现连用。随着“就V/A了”的高频使用,特别是句中双谓语动词的出现,导致“就V/A了”在句中的中心地位被削弱,语义重心开始前移,“就V/A了”由表“客观实在”义逐渐向“主观评价”义演变,同时具备了主观小量义和相互主观性,可以表达一定的情态和语气。同时受到“X了”、“只要/要是……就X了”、“不就X吗”等句式的影响,使得“就V/A了”不断虚化,继而“就V/A了”的读音不断弱化,甚至在不考虑语气的情况下可以省略。至此,文章认为“就V/A了”完成了语法化。“就V/A了”结构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主要有四个:主观化与交互主观性、句法位置、语义演变与语境吸收以及高频使用。 第四章主要探讨“就V/A了”结构的词汇化趋势。通过对“就V/A了”结构的考察和分析,发现“就行了”、“就好了”已有词汇化的趋势,具备语气词的某些特征。其词汇化的特点和规律:第一,“就V/A了”结构的词汇化大致经历了由谓词性结构到习语化再到准语气词的过程。第二,“就V/A了”结构的词汇化属于“跨层结构”的词汇化。其词汇化主要有三种动因:一是句法位置的改变,二是语境吸收和重新分析,三是语义虚化。 最后是结语部分,对本篇论文做了总结说明,并指出了论文的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