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改革的影响逐渐扩大,公众对教育改革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人们已经意识到,教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成败。而教师政策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航标,一直左右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走向和进程。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成果丰硕,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小学教师仍旧面临着社会地位不高、经济收入偏低、教师资源分配不均尤其是城乡差距太大等问题,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以及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稳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质和均衡发展。县域中小学教师政策是国家颁布的各项中小学教师管理政策在县级的落实,建立县域中小学教师政策评估体系是促进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和推动县域内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提高县域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供保障。教师政策评估是检验教师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也是决定今后教师政策走向的重要依据。通过对中小学教师政策进行评估,能够更加直观地体现教师政策价值,对政策是否有效地指导了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作出判断,从而决定某项政策的持续、发展、调整和终结,为教师政策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通过界定县域中小学教师政策评估的相关核心概念以及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政策文本数量和内容,剖析教师政策的发展走向,可以看出在教师政策内容的指引下,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正在走向精细化、专业化和标准化,为教师政策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县域中小学教师政策评估体系的构建方面,本文从评估类型与主体、评估模式的选择、评估指标体系建设、评估的保障机制四个主要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分析了中小学教师政策评估的类型与主体,认为教师政策评估主体应该强调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有效参与、教师政策目标群体的广泛参与、发展第三方评估,构建县域中小学教师政策评估主体多元化。其次,在对西方政策评估模式进行简要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教师政策的几种基本评估模式,结合县域中小学教师政策评估模式选择的标准和政策本身的特点,选择参与式评估模式,保障了县域中小学教师政策评估的民主与公平。第三,在全面性、系统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分析各类教师政策中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联的基本要素,提取教师政策文件中的关键指标,建立起县域中小学教师政策指标体系初稿,又通过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对指标进行了筛选、排序及计算指标权重,并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了指标设计的信度检验。第四,从提高对县域中小学教师政策评估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教师政策评估的信息技术平台、加强教师政策评估的制度建设、加强教师政策评估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论述了县域中小学教师政策评估体系的保障机制。在文章的最后,对本研究内容进行了简要地梳理,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遗憾,为日后进一步地研究提供思路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