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桂林市及近郊九片菜地中的土壤和薹菜进行采样分析,研究了桂林地区土壤-薹菜系统中汞的分布规律。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汞含量、酸雨酸度、酸雨汞含量(大气汞沉降)等因素对汞在土壤-薹菜系统中的分布和迁移转化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以下认识:1.桂林市九片菜地土壤中的总汞含量平均值为0.099 -0.546 mg/kg。部分菜地的平均总汞含量超过了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规定的最高允许值(Hg≤0.3 mg/kg)。桂林市菜地土壤总汞分布规律为:越接近市区总汞含量越高,远离市区总汞含量逐渐降低。2.桂林市菜地土壤中的汞以残渣态(X7)为主,其次为腐殖酸结合态(X4)和难氧化降解有机结合态(X6),水溶态(X1)和交换态(X2)汞含量最低。3.桂林市菜地中薹菜的总汞含量平均值为0.046-0.132 mg/kg(干样)。总汞含量分布规律与菜地中土壤总汞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即越接近市区薹菜中总汞含量越高,远离市区总汞含量降低。4.盆栽试验种后根际土中,水溶态(X1)、交换态(X2)和碳酸盐铁锰氧化物结合态(X3)汞的含量较种前有所降低;腐殖酸结合态(X4)、易氧化降解有机结合态(X5)和残渣态(X7)汞的含量较种前有所增加;难氧化降解有机结合态(X6)汞的含量变化不大。5.盆栽试验薹菜各部位的总汞含量随着土壤中总汞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生物富集系数表现为:根部>叶部>茎部,土壤中的汞主要富集在根部。6.汞含量为50ng/L的酸雨处理的薹菜,各部位的汞含量分布为:叶>根>茎。随着酸雨酸度的增加,叶和茎部的总汞含量减少,酸雨酸度的增加对薹菜地上部分吸收汞有抑制作用。7. pH3.5的含汞酸雨处理的薹菜,随着酸雨中汞含量的增加,薹菜茎和叶部的总汞含量明显增加。薹菜各部位的汞含量分布为:叶>根>茎。8.土壤中的甲基汞含量随着土壤总汞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甲基汞占总汞的百分含量为0.0035% - 0.0095%。薹菜根和叶中的甲基汞含量随着总汞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甲基汞占总汞的比例为0.0079% - 1.61%。薹菜中甲基汞占总汞的比例高于土壤中甲基汞占总汞的比例,甲基汞容易在蔬菜中累积,进入食物链。9.菜地薹菜和盆栽薹菜各部位的汞都是主要分布在细胞壁中。菜地薹菜亚细胞结构中汞的分布规律为:细胞壁(Fb) >细胞器(Fq) >细胞质可溶性部分(包括液泡)(Fy)。在盆栽薹菜中,当汞主要来自土壤时,薹菜根部和地上部分亚细胞结构中汞的分布规律分别为:Fb > Fy > Fq和Fb > Fq > Fy;当汞主要来自酸雨(大气)时,薹菜根部和地上部分亚细胞结构中汞的分布规律分别为:Fb > Fq > Fy和Fb > Fy > F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