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家庭背景引发的大学生就业公平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热点。已有的相关研究发现,弱势家庭背景的大学生相比优势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不仅体现为直接的代际效应,还通过人力资本、文化资本、个性特征、社会资本和社会分层等,表现为间接的代际效应。也有文献从工作搜寻角度分析了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然而,已有研究文献中还没有明确将家庭背景因素与工作搜寻结合起来,研究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其就业公平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家庭背景为基础,研究其如何作用于工作搜寻途径来影响大学生就业,并结合课题组微观问卷调研所得数据,采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逐层进行分析。总体上,本文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说明了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的现状,研究意义,文献评述,本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可能的创新点;第二部分是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工作搜寻影响的机理分析,先分析了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的表现,然后是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模型分析,最后考察了家庭背景从不同渠道对大学生工作搜寻的影响;第三部分实证研究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重点考察家庭背景是否通过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间接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论文基于调查数据,分别检验了家庭背景变量对大学生就业工资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第四部分是在本文所得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通过分析,本文得出的基本结论是:(1)在整个劳动力市场职位空缺数量相对于失业人数“供不应求”状况下,家庭背景更可能发挥作用;(2)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而间接影响更为显著,并通过工作搜寻信息、搜寻成本、搜寻期望和搜寻机会途径间接影响就业工资。而且优势家庭背景大学生在工作搜寻过程中具有相对优势,获得的就业工资也较高;(3)家庭背景因素通过工作搜寻过程影响工资,是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完善的表现,体现了中国向市场体制转轨过程的劳动力市场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