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对近十年我国的“三农”工作进行了总结,强调要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基本经营制度优越性,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并且提发展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的建设是被首次推出。响应党的号召,进一步加快家庭农场建设的步伐,研究中原地区家庭农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方面,为农业现代化相关体制理论发展提供参考有着理论意义;另一方面,解决“三农”问题,践行缩小城乡差距的经济目标有着现实意义。据了解,上海松江、湖北武汉、吉林延边、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等地在积极培育家庭农场方面发挥了先进作用。但统观全局,要构建我国的家庭农场,地理位置上要从中原地区着手,因为河南省曾多次获得粮产量全国之冠,农业产量大省的卓绝贡献地位非常重要。经过大量实地调研、当面走访、实证分析和数理推论等方法,得知中原地区家庭农场建设是一场大的农业改革运动,需要大量的政策支持;出发点必须着眼于中原家庭农场的成本高、经营收入低,农场主受教育水平低,规模上呈现小、散、弱的特征上的问题的解决。所以我们应当积极吸取欧美先进管理经验,在家庭农场的经营制度的完善,经营体制的合理性,政策的鼓励性等方面完善中原地区家庭农场。针对家庭农场构建的问题,我建议政府应当加大作为,大力倡导,认真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建立农地承包流转机制,完善相关立法,牵线建立家庭农场主协会等服务组织,放活经营渠道,完善各种福利补贴等。总之,要构建一个能为家庭农场自由化发展、良性化成长的最佳环境。家庭农场一直都有学者在研究,但很少具体针对性区位来谈。本文是结合中原地区家庭农场主们实际需要来整理思路提出对策,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希望对中原家庭农场的有关研究,能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一点贡献。本文将对中原地区家庭农场的构建从宏观经济因素和微观经济角度来进行深入剖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明家庭农场是什么的问题。涉及了家庭农场构建的问题提出,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家庭农场的定义、特征、优缺点,相关的理论论述等内容。第二部分,中原家庭农场的现状分析,主要有目前的成绩和问题的呈现。其中,从实际出发来分析问题的成因。第三部分,中原家庭农场构建存在登记制度和相关法律不健全,机械化水平有限,产业链衔接不力,多元化的经营不足,专业化经营不足,农产品品牌化不够重视,土地流转不畅,投入积极性低,中介机构和服务机构不健全,家庭农场主受教育水平低,融资困难等几大问题。第四部分,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家庭农场建设中的经验借鉴。第五部分,阐述了中原家庭农场构建中应当坚持群众自愿,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等原则。第六部分,主要给出了针对中原地区家庭农场构建的对策建议,分别从家庭农场构建所需的机制、体制和政策支持三个方面来着手。第七部分,得出结论中原地区家庭农场的构建应是全国范围内实行家庭农场制的先行者,家庭农场的制度推广是一场大的社会变革运动,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