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和破片复合作用下RC框架结构损伤倒塌及防护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建筑行业迎来大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体系也日趋完善。然而,由于极端主义、恐怖主义以及生活中的意外等问题的存在,爆炸意外事件也时有发生。本文主要是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应力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爆炸冲击波和预制破片复合作用下的损伤特征及规律。基于本文有限元模型,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应力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炸药、空气、破片及刚性地面组成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爆炸荷载下框架结构的动态响应、炸药驱动破片速度及破片侵彻混凝土深度等相关试验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经对比分析,验证本文所选择材料本构模型、研究方法、接触类型及控制参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2)对比分析了在冲击波单独作用、冲击波和破片复合作用下,框架结构的损伤破坏及连续倒塌情况。研究表明:破片的侵彻穿孔效应能够削弱钢筋混凝土的抗爆能力,从破坏模式看,冲击波单独作用时,背爆面最先破坏,并随着侧向位移的增加逐渐失效破坏;冲击波-破片复合作用下,迎爆面最先破坏,表现为破片侵彻破坏特征。在抗爆设计时,应考虑破片侵彻作用对结构的毁伤破坏。(3)破片层数的增加,结构的损伤破坏增大,倒塌速率加快,抗连续倒塌能力减弱。外部爆炸工况下,破片层数增加,结构的损伤影响较大,倒塌速率明显加快;而内部爆炸工况下,破片层数的增加对结构损伤破坏程度的增大有限,倒塌速率加快较少。(4)柱体外部单独喷涂聚脲弹性体的防护措施具有一定的抗爆效果;采取高强钢丝网加聚脲弹性体联合防护的措施会明显提高结构的抗复合作用性能。改造加固现有框架结构时,可采用梁柱节点处外贴钢板的方法,提高结构的抗倒塌能力;在抗倒塌设计时,可在梁柱节点处一定范围内增加梁纵筋配筋,以加强梁柱连接,提高抗倒塌能力。(5)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抗倒塌能力弱于现浇结构;预应力钢绞线的存在提高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抗倒塌能力;同时提高预制构件及现浇部分的混凝土强度,能有效延缓结构的倒塌速率;预制梁伸入核心区长度适当加长,结构的倒塌速率变慢。保持破片总质量不变时,破片尺寸增大,结构的损伤破坏程度降低。保持炸药比例距离不变,在冲击波单独作用以及冲击波-破片复合作用两种荷载类型下,结构损伤呈现相同的规律:随着炸药量及距离增大,结构的损伤破坏程度增大。
其他文献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而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当代,新能源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以其具有能量密度高、清洁环保、能量转换效率高、操作方便、易于小型化等优点成为新能源技术中的研究重点。由于很多因素的制约,DMFC的输出性能远达不到其理论值,这需要人们深入分析DMFC的反应现象并提供优化方案以提高DMFC的输出性能。本文从DMFC的基本工作原理出发,建立了被动式DMFC的数学模型和物理
本文以天津市某医院正在运行的燃气冷凝锅炉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测试与理论计算,研究了冷凝技术在燃气锅炉排烟余热深度利用中的节能效果,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燃气冷凝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基于实际运行数据,提出了燃气冷凝锅炉的运行调节方法,利用BP和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了回水温度和建筑能耗,并基于组态王软件对热水锅炉和换热站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论文首先研究了建筑能耗的预测方法以及数据的预处理方法,探究
下铸法是钢锭生产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于其流道中钢液流动行为及夹杂物水平的控制是难点,也限制了该工艺的发展。本课题组参考旋流连铸技术将旋流引入下铸过程中,模型实验发现其能很好的控制了流道及铸模中流体的流动。另一方面,气泡处理常用于钢精炼过程中夹杂物的去除。因此在旋流下铸工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对浇道中的钢液吹入气泡以去除夹杂物的新工艺,并进行了水模型实验,采用两台相互垂直的高速摄像机同时记录气泡运动现
柴油机喷嘴内部的燃油流动状态直接影响它的初次破碎和喷雾特性,进而影响燃烧及排放性能。为了认识不同喷油和针阀开启条件下,喷油初期喷嘴内空化发展、燃油内部流动及对近场喷雾的影响规律,基于欧拉-拉格朗日算法,建立了喷孔内部燃油流动和孔外近场喷雾的三维耦合计算模型,并模拟研究了喷油压力、燃油温度及针阀开启速度对喷孔内流动及近场喷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针阀开启过程中,喷孔内的燃油空化发展经历了单相流、空化发
随着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被广泛应用于分布式智能电网、轨道牵引等场合,而基于PET的相关产品也因其高效的能源利用率成为我国绿色能源战略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研究作为电力电子变压器中的关键装置——双向隔离型桥式DC-DC变换器对促进分布式能源与电网间的交互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双有源桥
随着现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电力装置的更新换代,电力系统越发复杂,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也随之增多,对电力系统的监测和故障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s,PMU)的发展,电力系统中开始越来越多的应用这种技术,特别是在监测和故障定位领域,可以大大的改善传统设备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提高输电系统的供电质量和运行稳定性。本文分析了输电系统中的零注入节点,
随着光伏装机量的不断提升,对光伏阵列输出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和光伏逆变器谐波抑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当光伏阵列被局部遮挡时,输出特性呈现多峰值,传统MPPT策略将不再适用;光伏直接为交流负载供电时,逆变器会产生谐波,影响电能质量,特定谐波消除技术(Specific Harmonic Elimination Pulse Widt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配电网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变得更加复杂。与此同时,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原始发电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了限制,一种环保、便捷、经济的分布式发电技术应势而生。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传统的配电网络发生了变化,网络的潮流不再只是单向流通,还有可能存在环网,网络拓扑结构将更加复杂。配电网重构指是通过设置配电网中大量分段开关和少数联络开关的工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诸多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无法忽视的现实,这一难题的出现极大地挑战了人类的智慧。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机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养老服务,经历了长期而曲折的发展过程。随着养老机构越来越向专业化、人性化、品质化发展,康复景观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并不断得到关注和认可。康复景观从最初理论阐述、科普宣传转向对作用机制与构建体系更深层次的研究。上海作为我国最早步入老龄化的城市,养老机构经历了
电能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能源,保证电能质量、维护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电力系统失稳会导致大面积停电等严重后果,因此研究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电力系统互联导致电网结构广域化和复杂化,依靠局部反馈信息的传统通信方式不再适应于现代电力系统,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电力技术的发展,广域信息需要借助于开放式的通信网络进行传输,从而实现互联电力系统的全局控制。然而,基于此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