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浙东学派形成于顺治年间,历经康熙、雍正,直至乾隆,前后四朝,涌现出诸如黄宗羲、万斯大、李邺嗣、万斯同、郑寒村、邵廷采、全祖望、邵晋涵、章学诚等杰出的代表人物。雍、乾之际,黄宗羲及其高弟皆已下世,弟子的弟子,人数虽不少,但已缺乏学术带头人,于是声势渐衰。全祖望谢世后,浙东学派甬上一支亦渐趋式微。乾隆中期以降,能绍承浙东学派学脉的乃绍兴一支的邵晋涵、章学诚。然而在清政府文化高压政策之下,加之考据学风靡一时,邵晋涵等不仅没能扩大浙东学派的影响力,反而转向了考据训诂之路,成为乾嘉考据学派中一员。而章学诚虽成绩斐然,却无奈于生计,亦未能培养出新一代浙东学派传人。清代浙东学派也从此走向了衰落。历史上任何时期学术思想的重大变动,其造因都是极为复杂的。对于清代浙东学派衰落的原因,本文主要从朝廷文化政策的变化、社会学术风气的转换,以及清代浙东学派所固有的局限性着眼,进行了必要的探析,以期寻找浙东学派衰落的根本原因。本文以为,首先是清廷文化政策的变化影响了浙东学派的发展。在顺、康时期,清政府虽已确立了在国内的统治地位,开始推行文化专制政策,但朝廷的主要精力还是投向于政治与军事方面,对文化领域的控制,则无暇全力顾及。故这一时期清廷的文化政策仍以怀柔为主,高压为辅。而较为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给清代浙东学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到了雍正、乾隆时期,清朝统治日趋巩固,文化高压政策被进一步强化,统治者对人民大众的思想控制日益严厉,这就导致适合清代浙东学派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不复存在。其次是社会学术风气的变化也影响着浙东学派的生存环境。雍正、乾隆时期考据学已成为学术界的主流,清代浙学派的学术思想已显得不合时宜,浙东学术思想的土壤更加狭小。另外,清代浙东学派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势弱,也成了浙东学派逐渐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