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益生菌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jack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将益生菌(酪酸梭菌活菌散)作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辅助治疗,与标准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进而评估益生菌应用于儿童支气管哮喘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采取更优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07月至2020年07月就诊于山医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的哮喘发作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哮喘患儿106例,随机分为益生菌组和对照组,各组53例。对照组采用标准治疗方案(硫酸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混悬液、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益生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500mg/次,3次/天)治疗2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哮喘控制情况、IgE及EOS水平,以及肺功能相关指标(FEV1、FEV1/FVC、PEF)的变化。结果:1.哮喘控制水平(良好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上,益生菌组(37/14/2)明显优于对照组(26/23/4),差异显著(Z=2.167,P<0.05)。治疗后两组C-ACT评分升高(P<0.001),但益生菌组C-ACT评分改变显著(23.44±3.54 VS 21.63±3.34,t=2.707、P<0.05)。2.治疗后两组IgE水平(IU/m L)、EOS水平(%)均较前降低(P<0.001),但益生菌组更显著,IgE水平(113.14±48.35 VS 140.07±58.48,t=2.584、P<0.05),EOS%水平(2.33±1.25 VS 2.82±1.14,t=2.109、P<0.05)。3.治疗后两组肺功能(FEV1、FEV1/FVC、PEF)均明显改善(益生菌组P<0.001,对照组P<0.05),但益生菌组改善明显,FEV1(2.14±0.75 VS 1.86±0.64,t=2.068、P<0.05)、FEV1/FVC(90.24±12.35 VS 85.29±12.24,t=2.073、P<0.05)、PEF(3.63±1.49 VS 3.07±1.25,t=2.096、P<0.05)。4.治疗后两组血清CD4+、CD4+/CD8+较前降低(P<0.001),CD8+较前明显升高(益生菌组P<0.001,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CD4+(32.79±4.43 VS 34.54±5.36)差异无意义(t=1.832,P>0.05),但益生菌组CD8+明显升高(26.4±5.7 VS24.19±5.34,t=2.060、P<0.05),且CD4+/CD8+明显降低(1.3±0.33 VS 1.49±0.41,t=2.628、P<0.05)。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FEV1、FEV1/FVC、PEF)均明显改善(益生菌组P<0.001,空白对照组P<0.05),但益生菌组改善明显,FEV1(2.14±0.75 VS 1.86±0.64,t=2.068、P<0.05)、FEV1/FVC(90.24±12.35 VS 85.29±12.24,t=2.073、P<0.05)、PEF(3.63±1.49 VS 3.07±1.25,t=2.096、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儿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患儿的哮喘控制及C-ACT量表评分、哮喘炎症水平(IgE及EOS%)及肺功能(FEV1、FEV1/FVC、PEF)均有明显改善,同时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具有良好疗效。目前关于益生菌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显现出其临床价值,但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我们认为在推荐益生菌用于过敏性哮喘之前,仍需要大量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寻求更能多的证据。
其他文献
目的:痉挛是脑卒中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会影响患者的康复,限制个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筋膜释放技术(myofascial release,MFR)是一种针对深部肌肉筋膜的手动治疗方法,治疗师通过用手指、指关节或肘部或其他工具对受限筋膜的特定区域进行低负荷、长时间的操作,旨在恢复正常的结缔组织结构和生理滑行特性,进而减少粘连,降低肌肉张力,改善运动能力。本研究拟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究筋膜释放技术联合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癫痫患者在妊娠期间癫痫发作频率变化、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及妊娠结局、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喂养方式等,为癫痫女性的妊娠期及哺乳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8年1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妊娠合并癫痫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61例患者,分析其年龄、孕周分布、口服抗癫痫药物的种类与胎儿畸形的关系、近年来癫痫发作频率变化、抗癫痫药物使用率的变化、分娩方式的变
目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CVST)是颅内静脉系统一种相对罕见的临床疾病,尽管发病率低,但由于病因复杂及缺乏特定的临床症状,易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导致部分未能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差,死亡率高。近年来,影像学技术尤其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广泛应用使CVST的确诊率有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微血管的变化特点,并分析神经节细胞层(GCL)厚度、血管密度(VD)、灌注密度(PD)及中心凹无血管区(FAZ)与帕金森病病程、Hoehn-Yahr(H-Y)分级及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PD患者20例(40只眼)作为帕金森病组,以及与之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关节腔联合肩周注射治疗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7年10月至2020年8月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病例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118例偏瘫肩痛患者病例,按注射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单纯关节腔注射组(A组,43例)、关节腔联合肩周注射组(B组,75例),其中B组分为3个亚组:关节腔联合肩峰下滑囊注射组(B1组,30例)、关节腔联合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注射组(B2组,24例)及关节腔联合喙突
目的:通过动静态平衡仪定量分析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双下肢的平衡功能,并与健康人对比,为制定临床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在2018年12月-2021年3月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转入康复医学科、未经我科康复训练、病灶为单侧、病程在2个月内的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按照严格的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20例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与病例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相匹配的正常人20例作为对照组。借助意大利
目的:了解太原市孕妇孕期PM2.5暴露特征、孕妇血浆铅水平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状况,分析孕期PM2.5暴露水平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并通过测定孕妇孕期血浆铅浓度探讨孕期PM2.5暴露是否可以通过影响孕期血浆铅浓度进而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作用机制,即血浆铅在孕期PM2.5暴露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中的中介作用。为保护孕妇和新生儿健康,进一步明确生命早期PM2.5暴露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影响的可能机制以及合
目的:了解太原市孕妇每日来源于不同种类食物的铜元素摄入量及铜元素摄入总量,检测孕妇血浆铜水平,探讨铜元素摄入量与孕妇血浆铜水平的关系;探讨孕期膳食铜元素摄入水平及各类富铜食物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为根据地域膳食特点,指导孕妇合理膳食,减少铜摄入不足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期间,选取某医院396对母婴对纳入研究。以面对面填写
目的:探讨ABCD2评分、胱抑素C以及ABCD2评分联合胱抑素C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临床上收治为TIA的住院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善各项常规血清标本及血清胱抑素C的检验,并对最近一次的TIA发作采用ABCD2评分进行评估,行头颅MRI检查;所有患者根据2014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治指南均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
目的:1.探究脑小血管病患者不同严重程度的CSVD总体负担与其步态改变的关系;2.探究施加认知任务干扰下的步态改变与CSVD总体负担的关系。方法:选择85例CSVD患者依据总体负担四分法分成轻度组(≦1分)、中度组(2分)、重度组(≧3分),分别行单纯步行任务、认知任务干扰(100-7及动物列名)下步行任务,利用可穿戴设备分析比较各组步态参数,包括步速、步幅、步频、跨步时间、跨步时间变异系数(CV